初学者挑选小提琴选择音量大小的观念
学习小提琴时间不超过2年的学生,挑选小提琴的时候是要选音量大的还是音量小的琴。或许有很多专业人士会说不一定,要看用户的状况、喜好、个性等等因素。是的,说这些话的人真的是很专业,我不否认专业人士会如此回答。只是在此同时,请记得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是初学者所使用的小提琴。
接着我们来看初学者的些特性。
1.技术还很不成熟,拉出来的声音很难听,甚至像杀鸡,音更是不准,拉的人不知听的人的痛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所以不用再细表。
2.对小提琴都还不熟悉,更谈不上对音色的理解,若要谈音质如何如何简直就像是对牛弹琴,所以我只谈音量的大小,不讨论音色的优劣。
音量大,好听的说法是亮,而更实际的情况是利,请试想一下,一个初学者拉一个音量这么大,声音这么尖锐的小提琴,会是什么状况,肯定是吓人的。因此有很多初学的成人学生和家长都会问,有没有方法能让音量小一点,例如加装弱音器等,以免吵到邻居,由此可见一般。
音量小,好听的说法是温暖,而实际是闷。闷,除了不利于演奏之外,我还没想到有什么坏处。因此对初学者而言,我的建议当然是宁可选音量小的琴而不要音量大的琴。再试想一下,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在家里小声的唱歌当然是很好的事,开心嘛。但是如果是用麦克风唱而且把喇叭开的很大声,就像多拉A梦里的胖虎,你看这多可怕,这个理由实在是简单到不行,但是……唉。
在这里说这个观念不是说给家长听的,重点是说给音乐教室,乐器行,尤其是制造厂商听的。建议这些厂商不要再生产标榜音量大的琴了,饶了我们大家吧。也建议音乐教室和乐器行不要进标榜音量大的琴,这样的琴满街都是,实在是太普遍了。
这样说来好像是要置这些厂商于死地,其实不是,也没那么严重,而是建议这些生产者能生产出音量小一点,闷一点的琴都无所谓,让学生、家长、老师及所有的人都舒服一点。
方法其实很多,有的很简单,有的当然比较复杂,简单的例如琴码不要太薄,也就是换一个相对厚一点的桥就会有帮助。再则是将琴码削低一点,一般琴弦与指板的距离都太高了。再则是牵扯到琴颈的设计,要求小提琴指板到面板的距离投射高度近一点,所以这就复杂一些,最难的当然就是琴体的设计了。这些对生产的工厂而言一点都不难,重点是要不要做,只是他们认为音量大的琴比较好卖而不愿意做。
说到这里,有一个很好玩的情况,初学者适宜使用音量小的琴,理由如前述,但音量小的琴不好卖,怎么样,诡异吧。这里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值得商榷,接下来就来探讨。
小提琴发展的初期,音乐表演的形式,一般都是小型的演奏,如在宫廷表演等,对乐器音量的要求不大,但19世纪以后因为有大型音乐厅,因此对乐器音量的要求也更高,尤其是小提琴协奏曲,独奏的小提琴要和2管甚至是4管编制的交响乐团合奏,其对音量的要求是可想而知的,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要求,世界最顶级的16到 18世纪意大利克雷蒙那3大家族的琴,几乎都被修改过,例如加长加大低音梁,抬高加长指板等,其目的就是要加大琴的音量。从此以后形成一个观念,好的小提琴音量绝对不能小,否则不利演奏,不利演奏就不能是好琴,不是好琴就不能卖出好价钱。摸着良心说这是有道理的。
但是请注意,这样的要求是针对世界顶极的小提琴及独奏家而言的,不是一般拉小提琴的人,当然就更不是初学者。
从此制作高档琴要求大音量形成一种必须,进而全面影响所有档次的琴。
外,记得学生时代有机会和同学拉二重奏,人家用的是不错的手工琴,而我用的是普通的学生琴,结果我的音量被压的死死的,借人家的琴来试拉,发现人家的琴不但音色好,而且音量大,好拉的不得了,羡慕得要死。难怪在当时大家都有一个观念,好的琴不但音色好而且音量大。这个观念一直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很多年。
以上所说的,一则是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另一则是说自己的亲身体验,在在都证明音量大的重要,这似乎是颠扑不破真理,也是被生产标榜音量大的厂商奉为无上依据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样才可怕,没有人敢反驳这样的理论,而这些理论观念的提出者都是世界最顶级的制(修)琴师,它们的观点当然对,但是生产者没考虑到用户的目地,一味拿专家的观点来卖琴,才会形成我所谓的似是而非。
我再一次强调,现在讨论的是初学者使用的琴,而不是音乐系主修小提琴的人应使用的琴,更不是演奏家要用的琴。拿专家针对顶级演奏家而提出的观点,套用在初入门的学生身上,请问适合吗,根据最前面的分析说明得知,当然不适合,只因为这样的观念太普遍了,所以特别提出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