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34位国际上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

在这里给爱好提琴的朋友们,搜集了些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当然这些都是本人能搜集到的演奏家,还有很多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有时间在给补全。大提琴被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喜爱、追捧,它的音色悠扬,浑厚丰满,旋律动人,具有开朗的性格,又善于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情感,有“音乐贵妇”之称。在管弦乐团、弦乐四重奏或室内乐团所演奏的音乐中,大提琴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此外也有许多由大提琴所担任演出的协奏曲及奏鸣曲。大提琴也是为人们所喜爱的独奏乐器之一。

路易吉·鲁道夫·博凯里尼路易吉·鲁道夫·博凯里尼

路易吉·鲁道夫·博凯里尼(意大利语:Luigi Rodolfo Boccherini,1743年-1805年)生于意大利卢卡的一个音乐世家。意大利作曲家,大提琴家。年在罗马学习,1757年到维也纳,1761年到马德里,成为西班牙王子Don Luis的宫廷音乐家,此后一直居住在西班牙,1805年死于马德里。

博凯里尼是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器乐作曲家之一。他的大量交响曲,弦乐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等作品音调和谐优雅,旋律优美动听。虽然在音乐形式上不如同时期的海顿完美,但更为平易近人。作为大提琴演奏家,他的大提琴协奏曲也在音乐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博凯里尼的作品在长时间被埋没后,现在已得到广泛的复兴。

他对大提琴的技巧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左手方面。他提高了大提琴的把位、拓宽音域到降B;对拇指的要求很高、发展双音的技巧与快速音程。

大卫.波普尔大卫.波普尔

大卫·波普尔(David Popper,1843-1913) (19世纪大提琴之王,近代大提琴技术派创始人)捷克作曲家、大提琴家。1843年6月18日出生于布拉格,3岁就能模仿演唱名曲,5岁能即兴弹奏钢琴小品,6岁开始学小提琴,12岁进入布拉格音乐学院,随戈尔特曼(J. Goltermann)学习大提琴。21岁应邀在比洛(Bulow)的指挥下演奏,深受称赞。25岁起担任帝国歌剧院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演奏之外他开始创作,至1880年已经出版了60部作品。后受李斯特邀请,在布达佩斯的匈牙利皇家音乐院担任第一位大提琴教授。他与学校教师组成布达佩斯弦乐四重奏,曾与勃拉姆斯合作演奏。当时学校共事者有作曲家多赫纳尼(E. Dohnanyi)、巴托克、科达伊及指挥家赖纳等。1913年获得奥匈帝国国王的奖励。同年8月7日逝世于维也纳附近的巴登(Baden)。

大卫.波普尔创作了四首大提琴协奏曲,一首三把大提琴与钢琴的安魂曲,以及大量深受欢迎的大提琴 小品。其《精灵之舞》是经常加演的曲目。他的48首大提琴练习曲,被称为可以与肖邦的钢琴练习曲相提并论的重要教程。在波普尔之前,很多大提琴曲需要从小提琴作品改编,在至波泊尔时代,则有许多小提琴家改编他的大提琴作品来演奏。

帕勃洛·卡萨尔斯帕勃洛·卡萨尔斯

帕勃洛·卡萨尔斯(Babaoluo Casals,1876-1974),西班牙大提琴家、指挥家、作 曲家,被认为是上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大提琴家。他以惊人的演奏和表现才能,提高了大提琴儿为独奏乐器的地位,在20世纪的大提琴家中,他的贡献最大,成为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艺术家。他的演奏颇为迷人,无论在技巧、音色还是音乐表现上都达到了异常高超的境界。演奏风格极其自然,线条纯淨,乐句完美,变化无穷,格调高雅。他们许多作品的录音成 为以后几代演奏家们公认的楷模。

莫里斯·马雷夏尔莫里斯·马雷夏尔

莫里斯·马雷夏尔(Maurice Marechal 1892年-1964年),法国古典大提琴演奏家。大约在7-8岁开始学习大提琴。

1919年马雷夏尔初次登台,在尼基什、魏因加特纳的指挥下,演奏了海顿、圣桑和拉罗的协奏曲从而步入大提琴大家的行列。

马雷夏尔的演奏以音色为契机,对作品的内心世界、外在表现等所有方面都极尽法国式的色彩,如同把蒂博的小提前改换成大提琴一般,几乎所有的音符都被他细心地捕捉,可以聆听出飘逸在其中的纤细婉美的极致。

恩里科·麦纳第恩里科·麦纳第

恩里科·麦纳第(Enrico Mainardi,1897-1976),意大利大提琴家。演奏以优美厚实的音色和典雅的风格为特征。曾应邀参与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乐谱的编定。擅长演奏巴赫的作品。

佩德罗·卡萨多佩德罗·卡萨多

佩德罗·卡萨多(Gaspar Cassadó,1897-1966),西班牙大提琴家,毕生演出于欧 美各大城市,是当时最著名的大提琴家和室内乐演奏家之一。卡萨多的演奏舒展大方,充满高亢的情绪和诗一般的韵味。

卡萨多为西班牙风琴家及指挥家何亚金(Jaoquin Cassado)的儿子,从小学习音乐,曾师事大师卡萨尔斯(Pablo Casals)学习大提琴。之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卡萨多展开国际性演奏,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大提琴演奏家。除了演奏之外,卡萨多将舒伯特 (Schubert)、李斯特(Liszt)等过去着名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改编,并创作出具西班牙艺术风格的大提琴独奏曲,完整的展现大提琴的温暖音色及独特技术,而这首琴话(Requiebros),就是属于具西班牙艺术风格的作品,卡萨多并将这首乐曲提献给大提琴大师-卡萨尔斯。Gaspar Cassado一生最大贡献是他创作的曲目,有人比喻他的成就与Menuhin一样的高。

莫里斯·艾森伯格莫里斯·艾森伯格

莫里斯·艾森伯格(Maurice Eisenberg,1902-1972),美国大提琴家。出生在波兰的父母柯尼斯堡,艾森伯格被带到美国通过他的家人时,他才两岁。经过前期培训在巴尔的摩,他在费城交响乐团演奏成为纽约交响乐团的首席大提琴在18岁在1921年之前,艾森伯格有机会卡萨尔斯,谁是参观美国玩这个会议被证明是一个转折点艾森伯格的生活,因为,与卡萨尔斯的鼓励,他去了欧洲,次年继续他的高级培训。虽然他与朱利叶斯·克伦格尔,雨果·贝克尔,纳迪亚布朗热,和迪让峰Alexanian,卡萨尔斯是他最重要的导师,和他们成为终生的朋友。

艾森伯格花了几年1926年至1939年的演奏和教学的欧洲之间。莫里斯·艾森伯格于1972年逝世,艾森伯格是大提琴在音乐的茱莉亚音乐学院教授。

艾曼纽·费尔曼艾曼纽·费尔曼

艾曼纽·费尔曼(Emanuel Feuermann,1902年11月22日-1942年5月25日),成名于美国的奥地利大提琴家。1902年11月22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科罗亚(Kolomyia),1942年5月25日去世于纽约市,享年四十岁。

当费尔曼于西元1935年于美国初次登台时,听众群里甚至也挤满了前来一睹风采的同行大提琴家们。音乐会后的评论里,有一段写着:“对费尔曼先生来说,困难的演奏技巧这个名词并不存在,甚至在那些成名的大提琴大师们都会感觉到踌躇的困难桥段!

1938年,一位英国乐评在专门讨论弦乐的杂志《The Strad》上发表了一篇聆听费尔曼演奏会后记,他说“他绝对是当代第一的大提琴家(除了卡萨尔斯之外)。在费尔曼里,你能听到世界首屈一指的壮丽的大提琴艺术!容我说,他是大提琴家里的维尼亚夫斯基。”

当纳粹席卷欧洲时,费尔曼于1937年落脚美国。但是随后在1942年,却不幸在一个痔疮手术中引发感染而骤然去世!在他的葬礼中为他抬棺的包括一些最著名的音乐家,像是钢琴家塞尔金(Rudolf Serkin),许纳贝尔(Artur Schnabel),小提琴家埃尔曼(Mischa Elman),哈柏曼(Bronislaw Huberman),以及指挥家塞尔(George Szell),奥曼第(Eugene Ormandy),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托斯卡尼尼在葬礼过程中甚至脱口而出说“这是场谋杀!”

1954年,有人问一代大提琴大师卡萨尔斯(Pablo Casals)谁是他最喜爱的大提琴家,他毫不表留的表达对费尔曼的崇敬,他补充道“飞尔曼是个多么伟大的艺术家!他的英年早逝又是音乐界多大的损失!”

皮亚蒂戈尔斯基皮亚蒂戈尔斯基

皮亚蒂戈尔斯基(Gregor Piatigorsky,1903-1976),美籍俄罗斯大提琴家,演奏优美动人,尤其那黄金般的音色更具有醉心的魅力。在感情、理智和技巧三大演奏因素方面从不偏 向任何一方,力求完美、精确地表达作品的全部风貌和精神内涵。

童年时期开始学大提琴,就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1919年任莫斯科大剧院乐队的大提琴首席;1921年秘密离开苏联赴德国;师从克伦格尔,1923年起担任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1928年起开始独奏生涯,与施纳贝尔、弗莱什组成三重奏团;1929年赴美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演出,大获成功,从此名声日盛;曾先后与霍洛维茨、米尔斯坦、鲁宾斯坦、海菲兹组成三重奏团;并与海菲兹合作,举行一系列室内乐演奏会并录製了大量的经典唱片;其演奏技术完美,格调高雅, 音色富于变化。

皮埃尔·福尼埃皮埃尔·福尼埃

皮埃尔·福尼埃(Pierre Fournier,1906-1986),法国大提琴家,本世纪最杰出的大提琴家之一。1906年出生於巴黎一个法国将军的家庭。 童年时代由母亲教他学习钢琴。 9岁因患小儿麻痺症而无法使用钢琴踏板,因而转向大提琴。

不久获准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成为巴泽莱尔(PaulBazelaire)的学生,随后又随赫金(Anton Hekking)学习。192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

1925年在巴黎成功地与爱德华.科洛纳乐团(Edouard Colonne Orchestra)合作演出,由此名声鹊起,开始在欧洲各城市演出。

1953年被授予法国国家勳章。他意 志坚强,充满乐观精神,既富理性,又是充满人情, 表演技巧细腻、洗耳恭听练。他的演奏曲目很广包括巴赫的奏鸣曲到现代音乐作品。人们对他的演奏有过许 多生动的比喻。如“大提琴诗人”、“音乐贵族”等。

斯维亚托斯拉夫斯维亚托斯拉夫

斯维亚托斯拉夫(Sviatoslav Knushevitzky,1908-1963)苏联-俄罗斯大提琴家。从1940年,他与小提琴家奥伊斯特拉赫和钢琴家奥伯林组成著名的钢琴三重奏。1944年荣获共和国艺术家称号。

斯维亚托斯拉夫得卡巴列夫斯基,哈恰图良等伟大的苏联作曲家献给他的协奏曲,不幸的是在排练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的途中去世。

罗斯特罗波维奇丹尼尔后,他被认为是 20 世纪杰出的俄罗斯大提琴手之一。

斋藤秀雄斋藤秀雄

斋藤秀雄(1902-1974)日本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日本的西洋音乐教学之父,同时也是日本的指挥教父。斋藤秀雄是日本有名英语学者斋藤秀三郎的次 子,12岁时就显现了对音乐的兴趣,开始演奏洋琵琶;16岁时开始学习大提琴,之后进入上智大学,但由于想专心于音乐而中途退学。

斋藤秀雄22岁时随日本当时有名的作曲家、指挥家近卫秀麿留学德国。归国后,斋藤秀雄在日本新交响乐团(NHK交响乐团的前身)担任大提琴演奏和乐团指挥。1930年,斋藤秀雄留学柏林,成为大提琴家费尔曼(E.Feuermann) 的得意弟子;这对斋藤秀雄的演奏生涯产生了极大影响,对演奏或指挥德国作曲家的作品有相当大的偏好。

1941年秋,斋藤退出新交响乐团,开始成为一个指挥家。

1943年,斋藤单人松竹交响乐团和东京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

保罗·托特里埃保罗·托特里埃

保罗·托特里埃(Paul Tortelier,1914-1990 ),法国大提琴家、指挥家。以独奏与室内乐重奏著称。演奏技巧卓越,富有气魄和感染力,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理查斯特劳斯的《堂吉诃德》并受到作曲家本人的高度赞扬,从此名声大噪,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是他一生研究的话题,他将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融入自己的想法重新编订并出版,成为后世学习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大提琴演奏者必不可少的教科书。在1990年在普拉德音乐节上一口气将巴赫六首无伴奏组曲演奏完,并于同年12月在上课的时候猝死,一生献给大提琴演奏与教学事业,为他的教学演奏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安德烈纳瓦拉安德烈·纳瓦拉

安德烈·纳瓦拉(Andre Navarra,1911-1988)法国四大名家之一,出生在德国南部的音乐家庭中,1920卡入图卢斯音乐学院 1925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在此期间结识许多法国音乐家。1949年期任教巴黎音乐学院。1972年又到捷克的斯皮克耶音乐学院任教。他的演奏风格浪漫感人极为歌唱性的音色和精湛的技巧组成,他辉煌的运弓技巧受到大家的讚赏,拉罗和埃尔加协奏曲是他的代表作。

米洛什·萨德罗米洛什·萨德罗

米洛什·萨德罗(Miloš Sádlo,1912-2003)捷克大提琴家。生于布拉格,捷克共和国。演奏质朴稳健,有内在的热情和韵味。

伦纳德·罗斯伦纳德·罗斯

伦纳德·罗斯(Leonard Rose 1918年7月27日- 1984年11月16日)是美国的 大提琴家和教育家。他的父母是来自基辅,乌克兰的移民。

伦纳德·罗斯在 20 岁时在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加入Arturo 托斯卡尼尼 NBC 交响乐团合作演出。21他克里夫兰管弦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26岁纽约爱乐乐团的大提琴首席。他的学生很多其中包括马友友。

西尼格罗西尼格罗

西尼格罗(Antonio Janigro,1918~1989)意大利大提琴家、指挥家。出生在米兰,开始学习钢琴,8岁开始学习大提琴,他的老师是乔瓦尼·贝尔蒂,在威尔第音乐学院学习。1934年来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与巴勃罗·卡萨尔斯在同一院校。

于1934年毕业开始表演独奏和演奏与迪努李帕蒂和保罗·巴杜拉-斯科达。

西尼格罗演奏明快流利,格调高雅而富于抒情性,以演奏巴罗克时代作品为主。

莫里斯·詹德隆莫里斯.詹德隆

莫里斯·詹德隆(Maurice Gendron,1920-1991)出生法国,法国四大大提琴名家。被视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之一,他和卡萨尔斯、傅尼叶、托泰里耶等人齐名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

三岁就会读谱,四岁学小提琴,五岁学大提琴,在十一岁还没进音乐院前就已经公开拉奏德弗札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十四岁即拿到尼斯音乐院大提琴组比赛第一名,并开始公演。可惜因家境贫寒被迫辍学,并以為人拖地洗窗维生,所幸老师资助他前往巴黎音乐院继续升学,在此他一边送报赚取学费,住在没有暖气的房中,却依然拿下巴黎音乐院第一名,也因此开始结识许多知名作曲家如浦朗克、梅湘等人,同时期毕卡索还曾為他画了一幅肖像。

不久他就以西方第一位演出普罗高菲夫第1号大提琴协奏曲的演奏家姿态窜红乐坛,普罗高菲夫更因此给予他三年的独家演奏权。

但其实詹德隆在世最為人所称道的演奏曲目,是巴哈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且几乎是继卡萨尔斯之后,拉奏此组曲最知名的大提琴家。虽然逐渐遭世人淡忘,但凡听过这份录音的人,都难以否定詹德隆在巴哈无伴奏詮释史上的崇高地位。他同时也是包凯利尼两首大提琴协奏曲的近代首演者。

亚诺什·斯塔克亚诺什·斯塔克

亚诺什·斯塔克(Janos Starker,1924-2013 ),美国籍匈牙利裔大提琴家,斯塔克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是波兰人后裔,母亲则是来自乌克兰的移民。他的两个哥哥都是小提琴手,而他则在六岁生日前得到了一把大提琴。斯塔克随后进入布达佩斯的弗朗茨·李斯特音乐学院(Franz Liszt Academy of Music),师从阿道夫·希弗(Adolf Schiffer)学习大提琴,并在11岁时进行了首演。斯塔克14岁时进行了他的首场职业演出,曲目是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

战后,20岁的斯塔克成为了匈牙利国家歌剧院和布达佩斯爱乐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但由于他无法取得国籍,因而在1946年离开了处于苏联控制下的匈牙利共和国。斯塔克首先前往维也纳,并参加了日内瓦大提琴比赛。其后他又辗转前往巴黎。

在巴黎的一年里,斯塔克录制了佐尔坦·柯达伊的大提琴奏鸣曲作品第8号,而这部作品在之前被一些人认为很难演奏。斯塔克因此荣获了法国的唱片大奖(Grand Prix du Disque),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48年,斯塔克移居美国,成为达拉斯交响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1949年,斯塔克移居纽约,成为弗里兹·莱纳指挥的大都会歌剧院的首席大提琴手。在这里,他首次录制了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展示出了高水平的演奏技巧。1952年,斯塔克又成为了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

1958年,斯塔克移居布卢明顿,执教于印第安纳大学雅各布音乐学院直至去世。在他的教授生涯中,斯塔克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大提琴手,活跃在世界各地的乐团中。同时,斯塔克自己也在全世界上百场的音乐会上参加了演奏。

2013年4月28日,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逝世。

丹尼尔·夏弗朗丹尼尔·夏弗朗

丹尼尔·夏弗朗(Daniel Shafran ,1923-1997)前苏联杰出大提琴家 ,与罗斯特罗波维奇同为苏联时期的大提琴大师。丹尼尔·夏弗朗他开始学大提琴已相当晚,已经有八岁半了,是由他父亲勃·赛·夏弗朗教授的,那时是列宁格勒交响乐团的大提琴首席。一年半后,“神童”已经可以独立演出,演奏一些相当难的大提琴曲目,其中有波泊尔技巧性的《纺车》。于是夏弗朗进了列宁格勒音乐学院,随阿·亚·什特里梅尔教授学习。

一九三七年,十四岁的丹尼尔·夏弗朗在莫斯科的全苏比赛中获一等奖。

一九四三年,夏弗朗迁到莫斯料,燕为首都乐团的独奏演员。

丹尼尔·夏弗朗的艺术特点是十分真挚、有激情,富有浪漫色彩的热情。他的演奏风格在现代演奏艺术中是最富特色的,他不容许有无动于衷、千篇一律,刻板公式。任何一种作品,甚至大提琴曲目中最常演奏的作品,在夏弗朗的手中都能获得它的第二次生命。他总是能展示某一部作品中我们前所未知的东西,它内在的艺术潜力。夏弗朗的解释仿佛包含一种特殊的增进紧张度的因素,总是给听众以鲜明的、意想不到的印象。

夏弗朗的曲目广泛多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实际上演奏所有最有意义的、最重要的大提琴作品。难区分大提琴家某种特定的爱好,在三十——四十年代、夏弗朗热中于演奏小品。在现代器乐演秦家中少有的演奏小品的才能,至令仍然是夏弗朗期创作面貌中最突出的一个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演奏家精致、讲究的风格。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越来越注意大型作品。博克里尼、海顿、舒曼、德沃夏克、圣桑的协奏曲、柴科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协奏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第二大提琴协奏曲——这只不过是夏弗朗经常演奏的一个简要的作品目录。

罗斯特洛波维奇罗斯特洛波维奇

罗斯特洛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1927-2007 )美籍前苏联大提琴家、钢琴家、指挥家,本世纪最著名的大提琴泰斗级演奏家。与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是挚友,世界上很多的作曲家都为他创作作品。

罗斯特洛波维奇出生在苏联巴库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的大提琴家,母亲是钢琴家。他四岁学钢琴,七岁学大提琴,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父母为让他接受更好的音乐教育,30年代中期举家迁往莫斯科。当时苏联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是一位善良的小学教师帮他们度过难关,罗斯特罗波维奇得以进入音乐学校。

1942年父亲病逝,对全家无异于雪上加霜。父亲临终前托付老同学、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科索洛波夫关照自己的一双儿女。经过科索洛波夫的努力,罗斯特罗波维奇和他的姐姐1943年终于获得政府救助:姐弟俩同时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弟弟学大提琴,姐姐学小提琴。弟弟的老师是科索洛波夫本人,姐姐的老师是科索洛波夫的女儿。姐弟俩在人生道路上又一次得到他人帮助。

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这座艺术殿堂,罗斯特罗波维奇马上展现出与生俱来的才华。他非常幸运,作曲老师正是大名鼎鼎的肖斯塔科维奇!肖斯塔科维奇和普罗科菲耶夫都是他最崇拜的作曲家。

1950年罗斯特罗波维奇毕业留校任教。他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把从肖斯塔科维奇那里学到的原则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1955年他同莫斯科大剧院著名女歌唱家加琳娜一见钟情,仅仅四天便闪电式结为伉俪。

1958年他刚过而立之年已成为终身教授,获准出国演出,从而赢得极高的世界声誉。

1964年被授予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
1965年开始了”马拉松式“的大提琴演奏,演奏风格具有强烈的个性,音色浓郁,既严谨又高雅,具有火一般 的热 情,富于戏剧性的表现力,他的演奏时而温柔,而富有光彩,时而华丽而辉煌,使听众陶醉其中。

罗斯特罗波维奇是20世纪后半叶公认的最伟大的大提琴家。他对大提琴表现力的探索与实践至今尚无人能与之匹敌,在丰富大提琴曲目方面也做出重大贡献——他的演奏吸引了众多名家为他谱写作品,在大提琴史上形成空前繁荣的景象。以后他又以指挥家身份活跃在世界各国舞台上。

2007年,当著名大提琴家兼指挥家罗斯特罗波维奇在莫斯科病逝的噩耗传出时,人们悲痛地说:“当今世界最伟大、最神奇的琴弦断了!”

齐格弗里德·帕尔姆齐格弗里德·帕尔姆

齐格弗里德·帕尔姆(Siegfried Palm,1927-2005)德国大提琴家。演奏近代作品相对较多。8岁跟随他的父亲学习大提琴,后来与马伊纳尔迪学习大提琴。齐格弗里德·帕尔姆影响力很大他和当世纪其他大提琴演奏家如罗斯特罗波维奇和格雷戈尔斯基相媲美。齐格弗里德·帕尔姆演奏柔和优美,富有韵味,丰富了大提琴的表现力。

杰奎琳·杜普蕾杰奎琳·杜普蕾

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1945-1987),英国女大提琴家,虽为女性,但演奏不拘细节,洒脱奔放。杜普蕾生于牛津一个中产阶级音乐之家,她母亲是个不错的钢琴家,也是个天才教师。这个法国姓来自她父亲那边源于Channel岛的祖籍。就在她要过五岁生日前,初露音乐才华的她在收音机上听到大提琴的琴声,坚决要求学习大提琴。

之后,杜普蕾就学于Herbert Walenn的伦敦提琴学校,十岁时从师于知名音乐家William Pleeth,后来杜普蕾相继跟随瑞士的卡萨尔斯,巴黎的Tortelier,和莫斯科的罗斯托波维奇继续学业。1956年获得Suggia奖。

1959年杜普蕾第一次公开表演她的艾尔加协奏曲;1960年她赢得皇后奖杯(Queen’s Prize),1961年在伦敦第一场演奏会成功完成,当时她的大提琴是一把1672年的斯特拉迪瓦里琴。一年后她先后演奏了几场埃尔加协奏曲,其中包括第一场后来成为历年传统的英国BBC音乐会。

1967年她与丹尼尔·巴伦波因结婚。年底与小提琴手平夏斯·祖克曼的会面促使后来三人组成了一个演出团。并录制了贝多芬和柴科夫斯基的三重奏。此时,全世界几乎都拜倒在杜普蕾裙下:她与阿胥肯纳吉、帕尔曼、祖宾·梅塔等年轻且充满魅力的音乐家成为了朋友。她本人也成为举世瞩目的最有名的演奏家之一。

她于1973年退出乐坛。她试图教授音乐,但是最终因为病症加重,于1987年十月病逝于伦敦家中。

克里斯蒂娜·瓦列芙斯卡克里斯蒂娜·瓦列芙斯卡

克里斯蒂娜·瓦列芙斯卡(Christine Walevska,1945~) 美国女大提琴家。出生在美国洛杉矶一个音乐世家。她的父亲是一位古董小提琴经销商。因此,在她八、九岁就开跟她的父亲学习大提琴。十三岁的时候她和格雷戈尔斯基在国家交响乐团演出圣桑协奏曲。当她十六岁时她在巴黎音乐学院和莫里斯·马雷夏尔学习大提琴,在那里她成为美国第一个获得一等奖的大提琴及室乐。

米克洛什·佩雷尼

米克洛什·佩雷尼(Perenyi Midios,1948~)匈牙利大提琴家,生于布达佩斯的一个音乐家庭,父母都是音乐教师,一个妹妹是小提琴家。他五岁开始学琴,老师扎博基曾是大卫·波帕尔的学生。他七岁进入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大提琴,后赴罗马圣塞西利亚学校随玛纳蒂教授继续学琴。

1962年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卡萨尔斯国际大提琴比赛”中获奖。

1965-1966年卡萨尔斯两次邀请佩雷尼参加他举办的大师班,继而连续四年邀请他参加“马尔波罗”音乐节的演出。

1974年起至今,佩雷尼在布达佩斯的弗朗兹·李斯特音乐学院任教。同时,作为匈牙利国家爱乐乐团的独奏家,他还经常举行独奏和室内乐音乐会。

他于1980年获匈牙利“科苏特奖”,1987年获“巴托克——帕斯托里奖”,曾应邀参加卡内基音乐厅成立百年的庆典系列演出。

弗里德里希弗里德里希

弗里德里希 (Friedrich—JurgenSellheim,1948-1995)德国大提琴家。与其兄组成的二重奏闻名国内外。演奏技巧完美,音色纯净。

马友友马友友

马友友(Yo-Yo Ma1955- ),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美籍华裔的大提琴家之一,曾获得多座格莱美奖。马友友出生于法国巴黎。4岁开始学钢琴与大提琴,6岁开始在观众面前演出。7岁与家人迁往美国纽约定居,并前往白宫演出给艾森豪总统、约翰·肯尼迪总统夫妇欣赏。8岁结识了著名的大提琴家帕伯洛·卡萨尔斯,并且其与伦纳德·伯恩斯坦帮助下,在美国的卡耐基音乐厅与姐姐马友乘参加了第一次公开演出。这场演奏会是由伦纳德·伯恩斯所指挥,并且在美国的电视节目上播出。

马友友14岁中学毕业,并且以独奏者的身分,与哈佛雷蒂克里夫乐队(Harvard Radcliffe Orchestra)共同演奏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变奏曲》(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后来马友友进入朱利亚德学院(Juilliard School),在大提琴家雷奥纳多·罗斯(Leonard Rose)门下学习。读了7年之后,虽然成绩名列前茅,但他却在尚未毕业之前便退学,并前往哈佛大学就读。他在这个时候逐渐成名,与许多重要的交响乐队一起演奏。这段期间马友友录制并演奏了巴哈的《大提琴组曲》(Cello Suites)。同时也经常与他在音乐学院时期所结交的好友钢琴家伊曼纽尔·艾克斯(Emanuel Ax),合作演出一些室内乐。

1976年马友友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并取得人类学学士学位。1991年,哈佛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他的超级巨星的地位已稳如磐石,得到极高评价,如小提琴大师斯特恩称马友友为“当今稀世奇才”, 更把小泽征尔、马友友同林昭亮一起称为“当今世界音乐舞台上达到某种伟大水准的 三个东方人”。

王健王健

王健(1968-)世界著名青年大提琴演奏家。童年时就因其卓越才华受到包括小泽征尔在内的世界音乐大师们的嘉许。1985年赴美留学,在欧洲各国巡回演 出,成了举世瞩目的华人音乐家。1999年,他被美国著名的《美国音乐》杂志评选为“全美杰出音乐艺术家”。英国弦乐杂志《斯特拉底》则盛赞他是“一位令人激动的演奏家。如今,王健已经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过音乐会。诸如林肯艺术中心、华盛顿甘迺迪艺术中心、巴黎香榭丽舍大厅、罗浮宫、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义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等一些世界著名的音乐厅均留下了他的足迹。

秦立巍秦立巍

秦立巍(1976—),英文名:Li-Wei Qin;出生于中国上海,13岁移居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夺得过许多知名大赛的奖项,包括第11届柴科夫斯基国际大赛的银奖和2001年纽约诺博格大赛的头奖。担任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2010年与著名的DECCA唱片公司录制发行的唱片《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获ARIA奖“最佳古典专辑”提名。

奥弗拉·哈诺伊奥弗拉·哈诺伊

奥弗拉·哈诺伊(Aofula Hanoch,1965- ),以色列女大提琴家。出生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1971年随同家人定居在多伦多。6岁起开始从父亲那里接受大提琴的练习课程。早在她10岁时就已作为独奏家与多伦多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协奏曲。1978年又连续两年先后荣膺蒙特利尔音乐比赛和加拿大全国音乐比赛的两项桂冠。1982年,这位金发美女闯荡美国,当年即在纽约每年一度的”音乐会艺术家新人奖”角逐中独佔鳌头,成为该项赛事36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优胜者。

奥弗拉.哈诺伊都堪称是杜普蕾的继承者。奥弗拉.哈诺伊14岁那年,她以加拿大全国音乐比赛第一名的身份前往英国惨加阿尔德伯恩音乐节。在这次音乐盛会上,她终于见到了心目中的偶像。然而此时的杜普蕾却再也不是当年那位才华横溢、谈笑风生,演奏时间直能抱著大提琴起舞的艺术精灵了,病魔缠身的她是坐在轮椅上为奥弗拉.哈诺伊等学员举办大师班授课的。奥弗拉.哈诺伊为了在偶像面前有所表现,事先暗自将杜普蕾演奏的德沃夏克协奏曲的唱片听得烂熟于胸,并用心模仿。然而杜普蕾在听了她的演奏之后却推心置腹地对她说: “你这洋的演奏尽管很具诱惑力,但我不认为你应当这洋拉。”鉴于自身的状况不允许她定期授课,于是在临终之际杜普蕾将自己的老师,英国最优秀的大提琴教师威廉·普利斯推荐给了奥弗拉.哈诺伊。两代琴坛女杰就是以这种方式完成了她们在精神上和艺术上的传承。

在普利斯之前,奥弗拉.哈诺伊已受好几位老师指点,其中不乏像奥尔洛夫、福尼埃和逻斯特逻波维奇这洋的大师,但普利斯却在她艺术上成熟、风格上定型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最重要、最关键的作用。就这洋,奥弗拉.哈诺伊在一片鲜花和掌声中款款步入世界乐坛的中心,成为受世人瞩目的女大提琴家中新的 “当家花旦”。

林恩·哈瑞尔林恩·哈瑞尔

林恩·哈瑞尔(Lynn Harrell,1944年1月30日-) 当今最受欢迎大美国古典大提琴家之一。林恩·哈瑞尔出生在纽约市,父母都是音乐家:他的父亲是男中音麦克·哈瑞尔,他的母亲玛乔里·麦卡利斯特·富尔顿(1909至1962年)是一个小提琴家。

尼娜·科托娃尼娜·科托娃

尼娜·科托娃(Nina Kotova 1959- )俄籍模特大提琴家尼娜·科托娃7岁时第一次登台演出,12岁便有了自己的作品,15岁赢得 “普拉哈小协奏曲”国际比赛第一名。是俄罗斯公认的音乐神童。十九岁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后离开前苏联,赴德国和美国继续深造。

尼娜·科托娃作为大提琴家、室内乐演奏家和作曲家活跃于世界音乐舞台。她1996年在伦敦维格莫音乐厅的首演以她自己创作的作品“天桥上的素描”的全球首演而引人瞩目。2000年她创作的大提琴协奏曲在美国旧金山首演,由她本人担任独奏,由女子爱乐乐团担任协奏。

在她的演奏中温暖的音调、嫺熟的技巧和出色的舞 台表现力为她赢得极高的荣誉。从纽约卡耐基音乐厅到伦敦的维格莫音乐厅,尼娜的足迹遍佈世界,但她的演奏生涯却有一次意想不到的转折。当年,尼娜来到纽约,无意间被一家时装公司看中,为世界一流的服装设计师做模特。不久,尼娜还是放弃了这份工作,继续拉琴。她的举动在当时引起媒体很大的反响。

马特·海默维茨马特·海默维茨

马特·海默维茨(Matt Haimovitz 1970-),年出生在以色列,是犹太籍美国大提琴家。 十五岁时与梅塔带领下的以色列爱乐举行生涯首演,以天才之姿轰动乐坛。海默维茨将大提琴的演奏发挥到极至,惊人的技巧令人叹为观止。

米沙·麦斯基米沙·麦斯基

米沙·麦斯基(Micha Maisky 1948-)史上唯一师从罗斯特洛波维奇和皮亚蒂戈尔斯基两位大师的大提琴家。他具有传奇般的经历;他的外表张扬,激情四射;他的演奏被老罗评价为结合了诗意与绝佳的灵动与细致,技巧辉煌。这位1948年生于拉脱维亚的犹太人,17岁便赢得全苏联大提琴比赛的桂冠,翌年又夺得柴可夫斯基大赛大提琴组首奖,并保送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罗斯特洛波维奇。23岁时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前苏联关押劳改1年半,后得到美国富商的赞助,向政府赔偿了“培养费”,才获淮离开苏联。1972年11月7日早上9点,麦斯基乘坐的列车抵达以色列——他一直将这一天视为自己的“重生日”。

2015 年 2 月 15 日 阅读:(228,278)
Categories: 大提琴 Tags:
博客作者:小提琴作坊 |  ©转载说明: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 |  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6633.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