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提琴在管弦乐中的运用
18世纪中叶,中提琴在管弦乐队里所起的作用明显地起了变化。首先这是与那不勒斯歌剧乐派作曲家(文奇、杜兰特、波尔波拉等人)的创作活动密切相关的。他们的歌剧把主要注意力转向技艺高强的声乐方面,而音乐的戏剧性内容有时却移到第二位。管弦乐队的作用只是单纯为歌唱家伴奏。在这种情况下,中提琴或是支持第二小提琴演奏的中声部,或是(最常见)加强低音声部,从而使低音声部同时可以达到三个八度。有时候作曲家甚至不在总谱中标出中提琴声部,意为中提琴应当重复低音声部。
对中提琴的轻视态度,从作曲家那里也传到了演奏者身上:谁也不愿意学习和演奏中提琴,考虑到中提琴近似小提琴,因此,在管弦乐中不困难的中提琴声部开始由水平不高的小提琴手演奏。而为了减少由演奏小提琴过渡到演奏中提琴的困难,人们选择了最小的中提琴,几乎和小提琴一样大小,不过是系上中提琴的弦线而已。这样,就出现了“尺寸不足的中提琴”。小提琴制作师考虑到对这种乐器的需求,便开始大批制造。德国的提琴制作师们制作出很多“尺寸不足的中提琴”。简直用它们充斥了所有的乐队。罗加里·列维茨基写道:“就这样,小提琴制作师很草率地完成了任务,然而却简直是大大地‘损害’了中提琴,因为他们使中提琴独具的特色丧失殆尽,而这些特色是任何一把尺寸不足的中提琴所不可能具有的。相反,这些像畸形儿似的乐器具有一些真正的中提琴不应该有的特征:尺寸不足的中提琴的音响带有‘难听的鼻音’,瓮声瓮气,粗糙干涩,无论是作曲家还是演奏者,没有不想放弃它的。”
遗憾得很,这种现象产生了极坏的影响,长期阻碍了中提琴艺术的发展,尤其是中提琴独奏艺术的发展。正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把中提琴叫做“被遗弃者”、“不幸者”、“倒霉者”。在管弦乐中它成为多余的和不需要的乐器了。著名的乐器学家弗朗索·格瓦尔特写道:“如果取消了四重奏中的中提琴声部,那剩下的三个声部的和声就足够了。前面谈到的那不勒斯乐派传统的配器方法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当时乐队里中提琴很少,乐队队员缺少经验,中提琴只能演奏低声部五度音程的分谱(如过去所表现)。演奏者总是由第二小提琴中最差的队员担任。”
著名的长笛演奏家、作曲家匡茨(1697-1773),在他的著作《长笛演奏经验指南》(1753年)一书中指出:“在管弦乐队中,中提琴家大部分被认为是次要的角色。其原因可解释为演奏中提琴的通常都是从事音乐的新手,这种人不具备演奏小提琴的特殊才干。而且人们误以为中提琴优点太少,所以有才能的人很不愿意献身于这种乐器。”但同时他又写道:“独奏家不应该过分执拗和沽名钓誉。譬如说一位熟练的小提琴家,在如果不得不演奏第二小提琴或者甚至是中提琴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认为自己不体面。因为在一些作品中,对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这两种乐器要求的技巧和对第一小提琴的要求一样高。最优秀的、最受尊敬的演奏者‘等级’乃是演奏者的能力。演奏者应该在任何情况下表现出这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