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罗德
皮埃尔·罗德
皮埃尔·罗德(Pierre Rode 1774-1830)生于法国阿基坦大区的波尔多(Bordeaux),是一位调香师的儿子。1787年前往巴黎,不久就成为了伟大的维奥蒂(Giovanni Battista Viotti)最心爱的学生,他发现这个男孩很有才华,因而不收取任何学费。
罗德继承了老师的风格,还添加了温柔和更精致的手法。据记载,他广泛使用了滑音。1790年,他在巴黎首次登台,演奏了维奥蒂的协奏曲。之后,罗德到德国,英国巡回演出,并在西班牙结识了鲍凯里尼。
1795年,罗德在巴黎新成立的音乐学院获得教授职位。他与巴约(Baillot)和克罗采(Rodolphe Kreutzer)被誉为「法国三杰」,合作于1802年出版了巴黎音乐学院官方认可的《小提琴演奏法》,被誉为法比学派奠基之作。
1800年到1803年,罗德担任拿破仑私人乐团的小提琴独奏家。拿破仑的前情人-著名歌手朱塞佩娜·格拉西尼(Giusepepina Grassini)还与他谱出恋曲,他们一起离开巴黎,并在德国和荷兰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直到约1802年,当朱塞佩娜回意大利时分手。
1804年至1809年,罗德旅居俄罗斯,与布瓦尔迪厄(François-Adrien Boieldieu)为伴,先在圣彼得堡为沙皇工作,后来也在莫斯科度过了很多时间。晚辈小提琴家斯波尔(Louis Spohr)曾在俄罗斯逗留,听到过他的演奏,他写道:罗德的演奏变得「冷酷而节制」。
根据某些消息来源,罗德患有链球菌引起的淋巴感染,影响他的右臂,降低了他运弓的能力。
1808年,罗德回到巴黎,但是举行的音乐会并没有成功,其他小提琴家似乎已经取代了他的地位。
1811年,他重新公开演出,但不在法国演奏。
1812年,罗德访问了维也纳。贝多芬的第10号小提琴奏鸣曲谱写到一半。在听完罗德的演奏之后,贝多芬在后来的谱写中以罗德的琴艺为考量。罗德与鲁道夫大公合作首演此曲,但贝多芬不太满意。
1814年到1819年,罗德住在柏林。
1814年,他在柏林与普鲁士宫廷画家的女儿Caroline Sophie Wilhelmine Verona结婚,育有一女一子。
罗德的《24首随想曲》和多首协奏曲都在柏林时写成。
1820年,罗德与家人回到法国,在家乡波尔多附近买下一处房产。
刚回到巴黎时,他没有演出,因为觉得自己受到了恶劣的对待。
1828年3月9日,他的学生尤金·索扎伊(Eugène Sauzay)首演了他的最后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没有获得成功。
罗德于1828年秋天在巴黎演出,但是他苦于瘫痪,巴黎乐坛对他并不友善。音乐会成了一场惨败,这被普遍认为加速了他的死亡。
中风后,罗德回到了波尔多。 1830年11月25日,一代小提琴大师在布尔邦拉尔尚博尔的城堡,妻子的怀抱中逝世。
罗德共创作了13首小提琴协奏曲和许多其他小提琴作品,包括至少四首四重奏小提琴和弦乐三重奏。
尽管罗德的小提琴协奏曲在浪漫主义协奏曲的发展中具有一定意义,但如今却很少被演出,他的《24首随想曲》更受重视。
罗德还对年轻的小提琴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斯波尔就采用了他的风格并将其进一步发展。
罗德的教学对后世影响深远,超越法比学派: 他教导俄罗斯小提琴学派最伟大的教师-奥尔(Leopold Auer),奥尔教导了数位后来名声大噪的音乐家,如津巴利斯特,米夏·艾尔曼,海飞兹,米尔斯坦等人,还有「华沙音乐之父」埃米尔·姆维纳尔斯基(Emil Młynarski)。姆维纳尔斯基的学生斯托利亚斯基(Piotr Stolyarsky)培养了欧伊史特拉赫(David Oistrakh)、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吉利尔斯(Yelizaveta Gilels)等唱片时代的名家大师。另一方面,罗德也教导过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