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塔利《恰空》
来自意大利的托马斯·安东尼奥·维塔利(Tomaso Antonio Vitali, 1663-1745),是巴洛克同时期音乐家,如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以及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等人更早诞生的作曲家,而出生于音乐世家的维塔利,父亲乔凡尼‧维塔利(Giovanni Battista Vitali, 1632-1692)是波隆纳( Bologna)当地十分活跃的作曲家与提琴演奏家,维塔利自小在耳濡目染下,也练就一身好本事,并于12岁早慧之年,便被聘为宫殿乐团首席,之后于摩德拿(Modena)地区发展音乐事业,最后也在此结束一生。
关于维塔利的生平与创作我们所知有限,只知维塔利曾出版过一些如「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s)」与「小提琴奏鸣曲(Violin Sonatas)」之类的室内乐,但他深受世人熟悉与喜爱的作品《恰空(Chaconne for Violin and Continuo in G minor)》,却可能并非为他所创作。
费迪南‧大卫
话说自从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费迪南‧大卫(Ferdinand David, 1810-1873)在著作《高级小提琴技法》中收录了维塔利的《恰空》后,此曲便迅速成名,但由于《恰空》无论在曲风或是技法上皆与维塔利的风格有明显差异,所以后来一般推测此曲可能为费迪南‧大卫或是其他浪漫时期的作曲家所创作。
而费迪南‧大卫为何许人也,他正是孟德尔颂(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小提琴协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的首演者,孟德尔颂后来也将此协奏曲呈献给他。
此外,「恰空(Chaconne; Ciaccona; Chacona)」原本是一种特定舞曲的名称,其起源可能来自于墨西哥与拉丁美洲地区,在16世纪时传入西班牙,并于17世纪时盛行欧洲。 「恰空舞曲」的特征为缓慢的三拍子以及不断反覆的主题旋律,而每反覆一次就加上一些变化,因此与「变奏曲(Variations)」极为相似。而巴赫著名的《第二号无伴奏小提琴组曲(Partita for Violin Solo No.2 in D minor)》中的《恰空(Chaconne)》便拥有32段变奏,将小提琴所有的演奏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维塔利的《恰空》若由曲名来看,原本应该是由小提琴担任主奏,而数字低音(Continuo)则是伴奏的角色,这也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但今天我们听到的版本却以钢琴伴奏为多,另也有管弦乐团的伴奏版,此外,还有一个特殊安排与修改的版本,是由管风琴来担任伴奏。
1920年5月5日,小提琴家海菲兹(Jascha Heifetz, 1901-1987)在纽约的皇后音乐厅(Queen’s Hall)演出,当19岁的海菲兹一上台,便以精湛完美的技巧拉奏由管风琴伴奏版本的维塔利《恰空》,其热情忧郁的曲风,立刻征服了所有听众的心。
维塔利《恰空》中的情感是直接深刻、毫不保留的,许多人被音乐中巨大的热情与浓得化不开的忧郁所深深震撼与动容,而乐曲不间断的推进与变化,不仅给予热情源源不竭之能量,也倾诉着那份绝不压抑的情感与执着。未来不可期,唯有继续燃烧热情,方能活在当下,化为动人的美丽,然而热情必定招致忧伤,两者原是纠缠而成的漩涡,永远相伴相生。
于是,透过小提琴,《恰空》替我们诉说着人世间无法忘怀的深情,而这份情感来自曾拥有过的热情,也是深信不疑的执着,随着时间的试炼,将所有伤口与苦痛,化为生命中最美丽的忧伤,也许是遗憾,更或许是怅然所失,皆为生命带来深度与际遇。而我们都曾在苦苦追寻中,也在惊声与叹息中,为自己写下那不悔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