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演奏三个基本要素音质、音高和节奏
音乐的音质、音高与节奏,是音乐表现的三大基本要素。小提琴的演奏必须建立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之上,才能给听众带去美好的音质感,分享到精确的音高与谐和的音律节奏感。如果想要获得这样的音乐、音高与节奏感,那么这样的音乐表现效果是怎样出来的呢?本人认为有如下三个决定因素:
1、生理因素。它包括演奏者的生理组织结构,特别是手、手臂和手指形状,以及手臂肌肉组织的柔韧性。其次是演奏者演奏时的生理动作功能,演奏者在应用肌肉时的活动力度和表现范围。
2、精神因素。指演奏者心理作用于肌肉动作前的动作准备和调节幅度大小效果。
3、美学因素。指演奏者本人对音乐作品的感性理解,认知能力,以及通过自身艺术修养产生的审美程度,对作品进行深度理解,并将作品主要精神传递给听众,使之表现出演奏者本人的先天性演奏技巧和表达能力。
以上三个因素如果通过演奏技巧能优秀地表现出来的话,那么无论什么时候演奏什么作品,其小提琴演奏效果都是令听众满意的。
因此我们在应用小提琴演奏时,首先注意小提琴的基本演奏技巧,比如左右手的配合。左手注意握把姿势与位置;按音的准确;揉音的力度;换把速度。右手则是持弓手臂运弓形式与力度的完美结合。这样,我们便能获得音质的保障。
获得音质的保障还需要有演练当中其他考虑的因素,比如:
a )音阶高度发展的位置和距离感,触指的感觉。
b )耳朵听力对手指的指导和调控。
c )正确与灵巧的使用框子,即手指在演奏八度时的基本手型。
d )根据音阶要求能把音质迅即调整到音乐作品需要的音高能力。
如果掌握好这四项基本点,我们就可以又获得演奏中的音质保障。
其次,揉音也是用来获得音质保障的决定条件。较好的揉音是以手臂、手腕和手指三者结合的功力。有了三者完美的谐和揉音,方能使演奏者在音质与音色方面演奏出更好更有个性的音乐来。
那么揉音的处理是有技巧性的。在速度、幅度和强弱程度上, 揉音可以有很大变化。比如手指的揉音,演奏者就要控制每次与每个揉音的速度、幅度和强弱;放慢、加快,或完全停止揉音,使揉音动作变宽或缩窄;手指变化压力与和弦角度从一种揉音切换到另一种揉音,给人天衣无缝的感觉,进而把几种揉音混合起来,从而完整地控制揉音效果。演奏者如此演奏的话,便能把演奏者对音乐的感悟内容严格地表现在演奏者的演练之中。
除了手指与手臂协调完美揉音结合之外,还须与手臂运弓力度一致。力度强时,幅度要大,要强;力度轻时,揉音要窄,要缓,要柔。手臂揉音最强烈。手指揉音较柔和。如果运弓力度强时,使用手臂揉音,那么柔和的乐句就容易限于手指与手臂的揉音范围内;而强有力的乐句可以使用手腕揉音来处理。
由于各种类型的揉音表现,加上持弓的各种运弓力度,这样能增添演奏色彩,使听众感受其演奏的作品有着美好的艺术生命。
换把同时也是保障音质的一个具体技术性问题。整个左手臂、手腕与手指和大指动作是否协调决定了音质优劣。大指的灵活与否,在左手技巧应用方面是不可忽略的。运弓好坏,在换把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换把位时,如果把弓速稍稍放慢减轻它的动作压力,就可以去掉不必要的滑音。因此换把位不仅是技术上的需要,同样是保障音质的一种手段。
与此同时,演奏者的耳朵听觉作用在换把过程中尤为敏觉。听觉失误,精确与完美的音质也会失准,从而使音质得不到保障。
为了得到精确与完美的音质,右手持弓的手臂运弓形式与力度应当完美结合,为此右手处理音质的手段同样重要。演奏者要表达作品内涵时,都是通过右手运弓形式表现出来的。通过运弓,准确表达出演奏者的内心最深感受,把情感内容表现在手臂运弓方面,方能恰如其分地演绎出各种音质变化和层次感。不论上弓、下弓、弓根、弓中、弓尖,应用手臂的力度演奏出极轻微的,渐强或渐弱的音乐变化,也就是说,演奏者对音质、音高和节奏的最完美表达技巧不但来自左手,更是运弓手臂的力量,以及对音乐作品敏感、细致、灵巧的理解。
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演奏《巴哈恰空舞曲》前面八个小节时,每小节最后一个音的和弦只拉小节上方一个单音。他认为前面每个附点四分音符中,已经把整个和弦演奏出来了。这时,和弦确立只需演奏八分音符上方一个音,便能更有力地表达出它的节奏感来。
梅纽因大师这种惊人的运弓技巧,使优美的音质得益于巧妙的运弓技艺当中,这是让小提琴演奏者同行们尊崇与学习的。
文章来自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