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高飞》沃恩·威廉斯
拉尔夫·沃恩·威廉斯
《云雀高飞》是拉尔夫·沃恩·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根据英国诗人乔治·梅雷蒂斯(George Meredith 1828-1909)的122行同名诗作《the lark ascending》为乐队和小提琴所写的浪漫曲。作品写于1914年,是他在看到集结的军队穿越英吉利海峡、一战爆发的时刻所记录的初稿。当时有个小男孩亲眼所见沃恩创作的过程,可他以为沃恩在偷偷记录密码,于是将沃恩告上警视厅,这位作曲家被抓了。
战争搁置了这部作品,直到1920年才重新被修改并由英国小提琴家玛丽·霍尔(Marie Hall 1884-1956)在Kings Weston House做了首场演出,当时运用的是钢琴伴奏。1921年指挥家AdrianBoult再次协同玛丽·霍尔在伦敦以乐队协奏的形式进一步诠释了该作品,当时《泰晤士报》声称《云雀高飞》展示了对于过去和现在生活的超脱,是一部拥有至上荣誉的作品,给人们以无限美好的梦想。
《云雀高飞》(The Lark Ascending)这首小提琴作品云雀高飞由管乐轻引,随后小提琴优雅的乐音流淌而出,婉转迂回,继而又扶摇直上,飘逸空阔之境宛如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杂花生树……这首充满印象主义色彩的云雀高飞改编自两首民谣曲调,清新自然的乡村风光隐约可见。
乐曲以一段连续而平静的管乐开篇,紧接着,“扮演”云雀的小提琴单独奏出了一段上升的琶音。独奏小提琴初次呈示之后,弦乐又加进了,与提琴两相应和。仿佛在春光明媚的山谷中,云雀盘旋而上,自在逍遥。这段优美柔和的旋律不仅为全曲奠定了迷离、朦胧的基调,而且也是全曲赖以发展的一个基础。在管弦乐的伴奏下,小提琴又奏出了婉转迂回的主旨动机。装饰性的华彩乐段之后,长笛和双簧管又引出了民间舞蹈式的第二主题。尽管整个乐队都加入了,但收敛得很好,静谧的气氛并未改变。管乐的甜美的吟唱犹如花影摇曳,露珠交烁,温顺而富有表情。接着,小提琴又奏了一段华彩,云雀凌空于田园之上,气氛渐渐活跃。原始的主题也被又一次重复。全曲收束在小提琴轻盈、灵动的独奏中。于是,云雀远去,消失在无边的天际。微风吹拂,山谷中蜿蜒的小溪上撩起一阵涟漪……
此作品常被认为是单乐章的协奏曲,也被认为是完整的一首音诗。全篇再现主题三次,两次再现第二主题,将云雀静谧与活泼诠释得似真似幻,调性和声也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质。沃恩·威廉斯用美妙的音符描绘了优美的意境,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英国田园的宁静、苍凉、空灵、缥缈。
当代有很多小提琴大师演奏过此曲,其中有两个版本是大众都较为喜爱的:一为美国女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的版本,二为荷兰女小提琴家珍妮·扬森的版本。同为女性小提琴家,她们在演奏《云雀高飞》时风格是大不相同的。
珍妮·扬森和希拉里·哈恩在演奏这首曲子时,分别对沃恩・威廉斯《云雀高飞》给出了两种诠释:浪漫主义和本真主义。珍妮·扬森更多强调了此曲一战爆发前后的背景,所以曲中制造的矛盾冲突强烈、对比明显、节奏的松紧做得非常充分,一些演奏上大幅度的弓速和音量强弱,完全反映了对战争的不满和斗争的激烈,也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拉法,加上了自身的思想,并且此版本为现场录制,所以也就更符合大众所期待的效果。
希拉里·哈恩的演奏却似乎更为贴近云雀自身,她在录制唱片的时候说“我把自己当成是一只要飞上天际的云雀”,而且她本身的风格沉稳冷静,在她的演绎下,我们更能体味到一种向往和平、战火消散的安详,每到高点就有意收束,每到要宣泄的时刻却那样轻轻地扣住,这样的演奏使平淡中给人以无尽的回味,细腻中给人以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