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恰图良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哈恰图良(Khatchaturian)《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献给前苏联大提琴家斯维亚托斯拉夫·克努舍维茨基(Sviatoslav Knushevitzky,1908-1963),并于1946年11月30日首演。这首大提琴协奏曲并不是哈恰图良的第一次协奏曲写作,1935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使其成为前苏联家喻户晓的代表作,第二部小提琴协奏曲,更是由著名的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首演的,在构思这部协奏曲的时候,距离上一次协奏曲己有6年的时间,哈恰图良认为需要创作新颖但非常困难。他曾怀疑自己在艺术上的停滞和混乱现象不能很快的被克服。
这首伟大的大提琴协奏曲是在伊万诺夫创作之家完成,从1943年夏天至1946年夏天,哈恰图良都呆在这片由前苏联最高苏维埃拨给作曲家协会组委会兴建的位于伊万诺夫城郊的创作之家。由于处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伊万诺夫创作之家给了作曲家有力的支持,成为了哈恰图良最为多产的创作时期。
1946年夏天起初,哈恰图良的创作并不顺利,但是很快他找到了需要表达的因素,并且与他创作的音乐自然结合,一气呵成。
哈恰图良认为,“协奏曲是一盏点着了的大吊灯”。对于大灯而言,协奏曲所意味着的,绝不是亲昵私情,而是辉煌、隆重和光明。这样的主旨在《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哈恰图良的这首大提琴协奏曲,在首演时就受到了演奏家、作曲家和听众的热烈欢迎。甚至推动了整个苏联的大提琴创作热潮,作品中表现出的大量现代音乐语言以及丰富多彩的演奏符号,不仅极大的丰富了传统大提琴演奏的表现力,也为20世纪各种音乐创作背景下的大提琴作品创作提供了经验。这首乐曲的出现,促进了前苏联的大提琴演奏家以及作曲家对大提琴演奏的探索,也引起了20世纪全世界对大提琴协奏曲的重新认识,英国、法国和北欧诸国的不同作曲家都留下了作品。使得大提琴的技巧进一步探索,音色也得到更好的发挥。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在形式上是以传统协奏曲的格式,第一乐章Allegro moderato (中庸的快板)一一奏鸣曲式,第二乐章andante sostenuto(缓慢的行板)一一单三结构,第三乐章Allegro(快板)—回旋曲式。这是许多协奏曲中最传统的写法,但是在内部结构,却正如作曲家本人叙述的一样,是与方方整整格格不入的。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分析其音乐结构虽然采取传统的三个乐意写法,却采用五个主题有机结合,环环相扣,
第一乐章从温暖、稳重,呈现西亚风韵及民族特性。
第二乐章是缓慢的三拍子行板,带有阿拉伯地区特有的吟诵性的旋律贯穿整个乐章,
第三乐章虽与第二乐章是不间断演奏,却与第二乐章的抒情形成强烈对比,旋律节奏神似哈恰图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马刀舞曲》。旋律轻快,明亮,且与第一乐章的乐思相对应,整首协奏曲显得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