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奥莱格·卡岗

奥莱格·卡岗奥莱格·卡岗

奥莱格·卡岗(Oleg Kagan 1946年11月22日-1990年7月15日)出生于苏联最东边的一个沙卡林岛(Sakhalin)上一个名为Yuzhno-Sakhalinsk的小村落,他的父亲具有犹太血统,在当地医院担任医师,热爱音乐。他的母亲是护士,也同样喜爱音乐与戏剧。没多久之后,全家迁移到拉脱维亚的首府里加(Riga),里加这个城市向来以各式各样的音乐生活以及音乐的教学品质著称。

七岁起,卡岗在布劳恩(Joachim Braun)的指导之下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十三岁时,库兹涅索夫(Boris Kuznetsov)在一次的学习考试中听到卡岗的演奏,印象非常深刻,遂邀请他到莫斯科音乐院就读。和布劳恩自由放任的教学方式相反,库兹涅索夫的指导是承袭自十九世纪的师徒传统。他让卡岗安顿在他家,严格监督他的学习与生活的每个细节。事实上,卡岗也是他的唯一入室弟子。在库兹涅索夫的严格教育之下,奠定了卡岗坚实超卓的技巧,更养成他严谨审慎的音乐态度。

没多久之后,卡岗接连赢得多项国际竞赛大奖,先是在1965年(年仅十九岁)的西贝柳斯竞赛(Sibelius Competition)赢得冠军,更赢得芬兰人民的喜爱。接着在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国际大赛屈居亚军(1966年),两年后(1968年)在莱比锡的巴哈竞赛赢得压倒性的胜利。尽管不断获奖,卡岗依旧是库兹涅索夫的忠实弟子,直到他于1966年骤逝为止。

库兹涅索夫过世之后,卡岗转而受教于小提琴大师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奥伊斯特拉赫始终对于这位地子的才华予以最高的评价,特别称赞他的小提琴演奏风格具有无比的深度,无暇的样式,以及完全将自我奉献给音乐的极致艺术表现。当奥伊斯特拉赫开始指挥时,他邀请卡岗与他合作贝多芬与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莫札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全集(后来也一起灌录了其中两首)。

多年之后,卡岗表达对于奥伊斯特拉赫的赞美:「对他的学生而言,他就像个父亲、像顾问、也像朋友一样。我受他的影响很大。」即使在卡岗自音乐院毕业之后,两人的关系甚至日益密切。奥伊斯特拉赫特别喜欢卡岗所拉奏的莫札特。卡岗的莫札特当然也承袭了奥伊斯特拉赫本身所具有的演奏特质,敦厚,温和。但是,卡岗却又能够融入一些属于他自己特有、让奥天王赞誉有加的风格:奇妙地结合了成熟与纯真,融汇了轻巧与力道,在充分理解音乐的深厚基础上,让音乐本身不着痕迹地自然流露(mysteriously mature innocence, a feeling of lightness and strength combined that showed complete knowledge of the music, without that knowledge ever seeming to become knowing or complacent)。

1969年在伦敦所演出的那场西贝柳斯的协奏曲堪称卡岗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因为钢琴大师李斯特(Sviatoslav Richter)也在场聆听,演出结束之后,立即邀请这位年轻的小提琴家与他合作。两人从此展开了长达20年的合作关系,不管在音乐的集中度以及艺术眼光的亲和性而言,都是无可匹敌的搭档。卡岗景仰李希特对于音乐毫无妥协的奉献,严格的自我要求,与诚实,这些特质让李希特的演出能够免于任何的造作矫情。而李希特也和奥伊斯特拉赫一样,特别喜欢卡岗所演奏的莫札特,提议两人一起合奏莫札特的小提琴奏鸣曲。多年之后,卡岗依旧腼腆地记得这位伟大的钢琴家是如何对于年轻后辈演奏莫札特的理念所抱持的坚决信任。两个人对于演奏音乐的理念是如此的契合,他们排斥录音室的环境,因为他们对于现场演奏的自发性与灵感有着近似宗教般的执着。他们在各式各样的场所表演,不管是西伯利亚的工人俱乐部,白俄罗斯的集体农场,高加索的音乐厅,中亚细亚地区的小小音乐学校,莫斯科的博物馆与艺廊,甚至私人的住所。他们共合作演出的曲目包括了莫札特、贝多芬、萧士塔高维契、布拉姆斯、葛利格、亨德密斯、与梅德纳的小提琴奏鸣曲,贝尔格的室内协奏曲,以及巴赫的郭德堡协奏曲。舒曼、柴可夫斯基、法兰克、拉威尔、与萧士塔高维契的钢琴三重奏,以及莫札特的钢琴四重奏,也在合作曲目之中。著名的大提琴家古特曼(Natalia Gutman)不仅是卡岗的音乐与生活上的伴侣。

卡岗对于音乐的爱是如此的纯真,无私无我,几乎到了一种牺牲奉献的境界,因此他常常参加室内乐的演出;他从来就不担心他会不会是音乐会的主秀,也不在乎是不是观众注意力的焦点。他常常与中提琴家巴什梅特(Yuri Bashmet)、小提琴家特雷提亚可夫(Viktor Tretyakov)、长笛家加洛瓦(Patrick Gallois)、竖笛家布鲁纳(Eduard Brunner)合作。除了李斯特之外,与他搭档的钢琴家还包括了尤迪娜(Maria Yudina)、雷昂丝卡雅(Elisabeth Leonskaja)、卢比莫夫(Alexei Lubimov)、罗巴诺夫(Vassili Lobanov) 、以及史卡纳维(Vladimir Skanavi)。与他合作过的指挥家包括了沙瓦利希、杰利毕达克、罗杰斯特文斯基、史维特拉诺夫、塔米卡诺夫、艾森巴哈、马舒尔、巴伦波因、巴什梅特、普拉颂(Michel Plasson)、鲍多(Serge Baudo)以及卡沙都斯(Jean-Claude Casadesus)。卡岗几乎表演过所有的小提琴曲目。他对于因为的深刻理解使得他成为诠释现代音乐的不二人选,许多当代作曲家纷纷将创作曲提献给他,包括了薛尼克(Alfred Schnittke)、古贝杜林娜(Spfiya Gubaydulina)、丹尼索夫(Edison Denisov)、卡列特尼可夫(Nikolay Karetnikov)、与曼秀尔杨(Tigran Mansuryan),甚至将卡岗视为共同作曲者。

尽管他在国际竞赛屡屡获奖,尽管他始终广受音乐评论家与观众的热情欢迎,他的职业演出生涯却总是充满各种逆境。1970年,当他正准备要开始在国际乐坛建立该有地位的时候,却遭受苏联当局的打压,阻止他离开苏联境内,禁止他出国巡回演奏,以至于接下来几年,他的名字在国际乐坛突然消声匿迹。即使后来他终于获准出国,官员的颟酣,以及他坚持拒绝任何妥协的作风,加上他在专业上与性格上的一丝不苟态度,致使多项演出录音计画宣告夭折。世人必须面对层层阻碍与逆境,才慢慢开始认识他的音乐成就。

1989年,卡岗病情严重恶化,接受一连串的手术与医药治疗。在经历这种种煎熬之后,即使他知道不可能康复,他他下定决心要继续演奏下去,他选择将最后几个月的生命奉献给音乐,继续以始终如一的热诚与喜悦之情,带给听众无尽的感动。这种坚强的勇气与意志感动了身边的所有人。他依旧到处旅行演出,安排各种计画。观众也很快就注意到他的演奏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不论他到哪哩,观众的反应都是一样地热情,因为她们知道她们所欣赏的不只是一场音乐会,而更像是一种来自上帝的启示。对生命与艺术奉献的见证与礼赞。他对于音乐的奉献,至死方休。

卡岗与古特曼曾经在莫斯科西南边不远处的一个中世纪小镇温尼格罗(Zvenigorod)成立一个私人的夏日音乐节,享受在亲密与舒适的环境之下随心所欲地演奏室内乐的乐趣。而卡岗在过世之前仍在进行中的计画之一,就是在建立另外一个室内音乐节(Chamber Music Festival Wildbad Kreuth),地点位于巴伐利亚境内之阿尔卑斯山边的一个乡间村落在克鲁特(Wildbad Kreuth )。在病痛的折磨之下,他依然和夫人古特曼一同策划这个音乐节,希望提供一个理想的场合让俄罗斯与西方的音乐同好们能够在此亲密的地点齐聚一堂,共同演出美好的音乐。当医生宣告卡岗病情过于严重,不宜离开位于吕贝克(Lubeck)的医院时,他还是不顾一切地亲自出席,与好友们共襄盛举。

七月初,在他人的协助之下登台,借着一种特殊设计的椅子的支撑,使得他可以以一种几乎是站着的姿势拉奏小提琴。当时演出的曲目是莫札特的竖笛五重奏,其他同伴除了顾特曼之外,还包括了布鲁纳,Sviatoslav Moroz,以及小提琴家卡许卡香(Kim Kashkashian)。没几天之后,他与巴什梅特同台演出莫札特的最高杰作之一,交响协奏曲,这是他最后一次正式演出。过世前几个礼拜,在杰利毕达克所指挥的慕尼黑爱乐的伴奏之下,他在慕尼黑爱乐厅进行了一次公开的彩排,那是他最后一次公开演出。当晚的正式音乐会因为病情恶化而取消。根据当时在现场的人转述,在彩排中他的演出具有无与伦比的力度与深刻的精神感受力,可惜似乎没有录音留下。

1990年7月15日,卡岗病逝于慕尼黑,享年仅43岁。他未能亲眼目睹克鲁特音乐节的开幕,不过他的妻子古特曼仍然持续筹画,终于在隔年,1991年,正式开幕。日前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音乐节之一。

2017 年 4 月 19 日 阅读:(9,297)
博客作者:小提琴作坊 |  ©转载说明: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 |  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21100.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