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马友友

马友友马友友

马友友(YO-YO MA)就像他的出生一样的,是属于世界舞台的,而非某一国家和地域。他出生于浪漫艺术的法国,长于开朗乐观的美国,身上流得却是谦虚深沉的中国血统,他似乎天生就比别人擅于接触不同文化的敏感,和拿捏音乐多层次的复杂层面。马友友5岁开始在观众面前演出;7岁与家人迁往美国纽约定居;8岁结识了著名的大提琴家帕伯洛·卡萨尔斯,并且其与伦纳德・伯恩斯坦帮助下,在美国的卡耐基音乐厅与姐姐马友乘参加了第一次公开演出。

马友友祖籍浙江,1955年出生于法国巴黎。那时,他的父亲马孝骏博士和母亲卢雅文女士已在巴黎生活了近二十年,而且已经有一位四岁的女儿马友乘。马友友四岁那年,开始接触乐器。马孝骏博士本身是位弦乐幼教专家,女儿友传在他教导之下能拉小提琴,也能弹钢琴。四岁的马友友觉得姐姐弹得好也拉得好,潜意识里就不愿意和姐姐学一样的乐器。

有一回在巴黎音乐院,他发现体积最大的低音大提琴,友友主动向父亲要求学“那个”乐器。可是,实在找不出有合适小孩拉奏的低音大提琴,马友友只好退而求其次学了体积小小的大提琴,未料这个乐器改变他的一生。

马孝骏很有系统地教马友友音乐,马友友也每天四小节地练起巴赫无伴奏大提琴作品。不过天赋异禀的他,很快地就把巴赫作品练完了。五岁时友友已能够把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演奏得很好了。七岁那一年全家移居纽约,斯特恩发现了友友的才华,经由他努力奔走,马孝骏得以在纽约某个学校里担任教职,斯特恩的子女亦在该校教书,马友友被带到帕伯洛・卡萨尔斯那里,这位大提琴界的长辈认同马友友的天份,但是他说:「这么小的小孩你们对他有什么打算?不如让他去玩吧!」

才华虽然有,但是离卡内基大厅之路尚很遥远。马友友又被带到茱丽亚音乐学院, 拜师雷纳德·罗斯之门下,罗斯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说:「马友友的年纪非常小,但是他已具备了非凡的天份!」马友友的演奏技巧非常完美,慢慢地,老师无法传授的内在性音乐感也发展出来。 「他十七岁的时候,演奏舒伯特“琶音琴奏鸣曲”展现了大提琴家的 台风与气度,我当场感动的流下泪来」。

马友友的外型让人觉得是个听话用功的好学生 ,其实在少年时期他也和一般年轻人一样有所谓的反抗期。十五岁那年,头一次离开家 参加音乐夏令营时,便出现这种征兆。 「我完全把秩序给搞乱了」像他自己述说的那样 ,少年马友友成为一匹脱疆野马。之后,他又做出许多疯狂而愚蠢的举动,令别人大皱齐眉。他在餐桌上呼呼大睡,经常酗酒丑态百出,坏事做尽。就在这时候,音乐上的监护人斯特恩又出现了,斯特恩的解决方法是,“马友友在茱丽亚已经无法再学到任何东西了, 送他去哈佛学习如何修身养性”。马友友于是进入哈佛,除了音乐之外,他还选修生物社会学及德文,研究杜斯朵也夫斯基的作品。斯特恩的确有先见之明,哈佛的教育使马友友如同脱胎换骨,他潜心哲学,爱上书法及下棋,喜欢读塞班提斯的唐·吉哥德。在音乐方面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不但演奏卡巴列夫斯基与芬兹的大提琴协奏曲并且把布拉拇斯的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改编成大提琴曲。

马友友总是喜欢不停地尝试新鲜,即使他在古典音乐领域已经独领风骚,可是他还是喜欢跨足爵士乐、民族音乐和乐舞,许多现代作曲家也喜欢为他量身裁做新作品。于是他创下许多记录:如用大提琴挑战高难度的克莱斯勒、帕格尼尼小提琴乐曲;与流行人声歌手麦菲林合作灌录专辑,以大提琴和人声做完美的结合。1997年香港回归大陆,与谭盾合作的「交响1997」世界注目;1998年则是与六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将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的音乐拍成影片。

时代杂志曾经访问过马友友,就曾经质疑他为何已经到了独享荣耀的地位,还要如此辛苦地为古典音乐推陈出新。马友友当时回答地相当精彩,他希望愈来愈多的人跨进古典音乐领域的门槛,也因此他希望把外界对古典音乐的刻板印象打破。他说:「试想,巴赫音乐不也是当年最流行的乐曲吗?」

于是,马友友在音乐上的贡献,不只是古典音乐优秀的器乐手而已,反而是世纪末音乐推广的重要功臣,在他近五十张的音乐录音里,他十一度获得葛莱美奖。

2017 年 1 月 16 日 阅读:(16,304)
Categories: 大提琴 Tags:
博客作者:小提琴作坊 |  ©转载说明: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 |  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20218.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