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提琴演奏界的炫技传统
在德国提琴演奏史方面,由于德国和奥地利位于欧陆交通的往来通道,再加上频繁的宫廷联姻,德奥两国的音乐艺术常受他国影响。 17世纪的德国小提琴家多专注于小提琴技术的拓展,大幅地扩增了小提琴技术的空间。
17世纪前半,从英国移民来的Thomas Simpson和 William Brade 在此时期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他们的出版作品大多是非炫技的舞曲合奏(consort dance arrangements)。
17世纪后半开始,因为受到意大利小提琴家的刺激,德国也开始出现炫技名家。受雇于德勒斯登(Dresden)地区萨克森(Saxony)宫廷的小提琴家使得展现技巧的独奏曲发展大幅跃进,像是JW Furchheim (于1651年来到德勒斯登)、华尔特(Johann Jacob Walther, 1650-1717)和魏斯霍夫(JP von Westhoff)、NA Strungk、琵桑达(Johann Georg Pisendel, 1687-1755)被尊称为「德勒斯登学派」(Dresden school)。
而华尔特、魏斯霍夫和琵桑达的前辈小提琴家兼作曲家是许梅尔哲(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 1623-1680)和毕贝尔(Heinrich von Biber, 1644–1704)。
小提琴家许梅尔哲(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 1623-1680)约于1635年开始就在维也纳宫廷服务,1679年成为皇家教堂乐团总监,他是第一位获得此职位的非意大利音乐家,而他出版的(Sonatae unarum fidium, 1664) 是第一首非意大利人写的小提琴独奏与持续低音奏鸣曲。他的乐曲需要高度的技巧,难度更超越了意大利小提琴音乐。 1660年,更有人形容他为「欧洲最著名也最杰出的小提琴家」。
毕贝尔(Heinrich von Biber, 1644–1704) 被当代人称为「无敌的独奏家」,特别是对技术的发展而言。他与Schmelzer是同期作曲家,Biber早期的奏鸣曲受Schmelzer的影响,而晚期的奏鸣曲,像是《神秘奏鸣曲》(‘Mystery’ Sonatas, c. 1676)则强烈偏好第七把位高音换把、多变和弦的演奏,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华尔特(Johann Jacob Walther, 1650-1717)则对Biber的炫技风格不以为意,他认为那些只是些卖弄技巧的把戏。他在23岁时成为德勒斯登宫廷乐团的主要小提琴手,技巧超群。他的Hortulus chelicus (1688)是一本炫技手册,里面有许多练习方法,这是当时德国小提琴演奏的经典之作。
不为意大利锋芒掩盖的德国音乐家
17世纪德奥小提琴家对于技法的创新充满热情,但18世纪时,似乎在意大利小提琴音乐的强烈冲击下而逐渐消失。 18世纪德奥小提琴音乐发展中,仅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75-1750)与亨德尔(Frideric George Handel, 1685-1759)的创作最具代表性。
巴赫的小提琴作品则跟当时的主流作品不同,他的小提琴独奏曲(bwv1041 and 1042)和双小提琴协奏曲(bwv1043)是模仿维瓦尔第的风格,但巴赫的音乐内涵则远远胜过维瓦尔第,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和声。
巴赫的六首给大键琴与小提琴的奏鸣曲(bwv1014–19)则展现他的新风格,它们实质上是三重奏鸣曲,因为大键琴同时扮演者第二小提琴和低音声部的角色。虽然巴赫在1720年创作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bwv1001–6)并不是创新,在他之前的Biber和JG Pisendel都已有作品,而且都喜爱运用多音和弦技术,但他们的音乐架构和小提琴情感的表达都远不及巴赫的作品。
琵桑达(Johann Georg Pisendel, 1687-1755)是德国18世纪小提琴发展史的重要人物。他早年是托瑞里(Giuseppe Torelli, 1658-1709)的学生,他也曾经跟随萨克森宫廷到法国和意大利旅行,而1716年,他在威尼斯师事维瓦尔第,琵桑达的七首小提琴协奏曲无疑地受到维瓦尔第的影响。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四位作曲家都有学习小提琴。孩童时期的海顿曾在维也纳的St Stephen’s 学习小提琴;莫札特的父亲雷欧波德‧莫札特(Leopold Mozart, 1719-1787)的《小提琴演奏基础原则》(Versuch einer gründlichen Violinschule, 1756)是经典的小提琴技术专书;莫札特(WA Mozart, 1756-1791)从小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具备高超的小提琴技巧;1789到1792年间,贝多芬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中提琴乐手。这几位都曾写过给小提琴与管弦乐团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