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埃尔加
爱德华·埃尔加
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 1857-1934)在1857年6月2日生于英国伍斯特(Worcester)附近布罗德希斯(Broadheath)的一个乐器商家庭。父亲是当地一所教堂的管风琴手,同时还在一个管弦乐队中任小提琴手。埃尔加幼时没有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父亲传授给他的有关弦乐器和钢琴演奏方面的经脸、在当地一个管乐五重奏团演奏大管而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经常出入于伍斯特大教堂所给予他的有关管风琴和教堂音乐方面的经验,为他以后自学作曲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十五岁时,埃尔加在伍斯特附近一所学校入学,在学期间他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代替父亲在教堂演奏管风琴,并在伍斯特市合唱队任指挥、小提琴与钢琴演奏员等职务,同时他还致力于音乐创作的尝试。离开学校后,埃尔加进了律师办事处,但他仍继续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他的音乐。
1889年埃尔加婚后定居伦教,1891年又移居莫尔文(Molvern),此后的十三年间,埃尔加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声乐作品有大合唱《黑色骑士》(1889-1892年)、《奥拉夫王》(1894-1896年),清唱剧《吉伦舍斯之梦》(1899-1900年)、《诸圣徒》(1902-1903年),合唱曲《加冕颂》 (1901-1902年)等,管弦乐作品《谜》变奏曲(1898-1899年),《威仪堂堂》进行曲(1901-1903年),序曲《在伦敦》(1900-1901年)和《在南方》(1903-1904年)最为著名。这些作品,尤其是大合唱和清唱剧,成功地把瓦格纳的乐剧原则变化运用于具有民族传统的英国合唱体裁,受到了英国观众的喜爱。
1904年,埃尔加以颂歌《加冕颂》获得了英王爱德华七世授予的爵士称号,就此确认了埃尔加作为爱德华七世时代的桂冠音乐家的地位,并成了英国广大观众心目中的贝多芬。而埃尔加的《谜》变奏曲和其他一些音乐会序曲,则为埃尔加赢得了世界声誉。
1905年至1908年间,埃尔加应伯明翰大学之聘,在该校任音乐教授。自1908年起,开始了埃尔加音乐创作上丰饶而更趋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一个壮丽的开端,就是作者于1908年完成的《第一交响曲》。这部作品以其赞美歌般的气质,成得了听众的赞誉,以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曲竟公演达九十场之多。
紧接着,在1909年至1911年间,埃尔加又推出了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二交响曲》。埃尔加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国际上表现小提琴高深技巧的保留节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第一部出自英国作曲家手笔的作品,其中要求演奏家充分发挥技艺的乐段写得十分成功,也很大胆。至于《第二交响曲》,用英国音乐评论家梅因(B.Maine, 1894-1972)的话来说,则“可以看作是为一个已经结束的时代的繁荣而表示的最后的欢欣鼓舞”。梅因在他为埃尔加写的传记中还把该曲称作“那个时代的一个梗概”。
埃尔加在这一时期完成的还有交响练习曲《福斯塔夫》和《大提琴协奏曲》等作品。《大提琴协奏曲》是埃尔加创作的最后一部大型器乐作品。这部作品的创作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一年—1919年。面对满目疮疾的战后景象,埃尔加怀着惆怅而愤愈的心情与怀旧的情思,为那一去不复返的战前年代唱起了挽歌。
1920年埃尔加夫人逝世,作曲家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的音乐创作也随之转入低潮,但他仍为管弦乐队文献提供了一些根据巴赫、亨德尔和肖邦的作品而写的改编曲。
1934年2月23日,埃尔加在伍斯特逝世。
一般说来,埃尔加算不上一个有独创性的作曲家。在他的绝大部分作品中,或多或少地显露出诸如舒曼、李斯特、瓦格纳、威尔第和勃拉姆斯等先辈作曲家的风格与表现手法。然而,在埃尔加的音乐创作中也隐藏着他的个性,只是这种个性是那样的难以捉摸,以致在缺乏合适的词汇时,“埃尔加式的”这个形容词已成为必不可少。埃尔加创作交响乐的才能,以及他把英国交响乐创作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的业绩,使他成为二十世纪复兴英国音乐的先驱,并跻身于世界伟大作曲家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