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海顿大提琴协奏曲的身世之谜

haidundatiqinmi

海顿到底写了几首大提琴协奏曲?答案众说纷纭,谁也无法斩钉截铁地给个数字。 Hoboken目录里记载的是四首,但真是他亲笔所
谱?抑或是出自他人之手?仍然是错综复杂之谜。

一般来说,大家最熟悉的是C大调与D大调两首协奏曲,它们是大提琴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尤其是D大调一曲,更是古典时期大提琴协奏曲的代表作,有趣的是,两者都有着曲折的身世。

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海顿约在1762-1765年间谱写了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属于早期的作品,一般皆认为是为当时艾斯特哈齐侯爵府乐团的大提琴手维格(Joseph Weigl,1740-1820)所写。海顿在自己的作品记录里曾提到这阙乐曲,但手稿却不知为何遗失了,直到将近两百年后的1961年,方由音乐学家Oldřich Pulkert在布拉格国家博物馆发现。然而,就算是有海顿亲笔签名的手稿,还是有人质疑它的真实性。

艾斯特哈齐侯爵府的乐团,以今日的标准来看只能归类于小型室内乐团,当时的编制,小提琴和中提琴加起来大概只有七、八人,大提琴恐怕只有一、两位。乐团的低音部,还时常要借用巴松管来补强一下。海顿在创作这首C大调协奏曲的时候,心里设想的乐团编制应当相去不远,由于总谱上只有一行大提琴,并未将独奏的部分独立成行,依此推论独奏家在乐团「Tutti」的乐段必须加入乐团齐奏,也颇合理。

虽说是海顿初次为大提琴写作的协奏曲,在技巧的使用上已经展现出许多巧思;三个乐章均以奏鸣曲式写成,曲风与他的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十分相似。大提琴在第一乐章即展现了绚丽的技巧,丰厚的和弦与高低音域的交叉使用,使得这个仅以一个重要主题写成的乐章与众不同。然而在炫技外,第二乐章以大提琴持续的长音展开的旋律更具戏剧性,这个特殊的动机,海顿在同一乐章里就使用了数次;甚至到了第三乐章也可见其踪。在乐团配器方面,海顿在第二乐章以纯弦乐的组合来烘托大提琴温润甜美的音色,独奏者在此得以尽情吟唱。

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相较于C大调协奏曲仅是因为「手稿失踪」而引发的争议,海顿在二十年后创作的D大调协奏曲可就掀起更大的波澜了。 1783年,海顿为当时艾斯特哈齐侯爵府的大提琴手克拉夫特谱写了这首D大调协奏曲,在乐器技巧运用及乐曲结构方面,都成熟许多。来自波西米亚的克拉夫特(Anton Kraft,1749-1820)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提琴家,年少时原本在家人授意下赴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但很快地就转往音乐发展。 1778年,他进入了艾斯特哈齐侯爵府的乐团,除了担任大提琴手,也向海顿学习作曲,两人有着亦师亦友的相互激赏。 1790年艾斯特哈齐侯爵去世,由于继任者并不重视音乐,便将乐团解散,海顿与克拉夫特便分别往其它地区发展;克拉夫特后来返回维也纳,组成了弦乐四重奏,也陆续在几位贵族的乐团工作,是当时维也纳最杰出的大提琴家。除了海顿的这首协奏曲,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也是为克拉夫特量身打造的,其琴艺精湛可见一般。

这首协奏曲在完成之后,手稿也告遗失。 1837年,德国音乐学者Schilling在其编纂的百科全书里宣称,此曲其实是出自克拉夫特之手,而非海顿;克拉夫特的儿子也跳出来说,不会拉大提琴的海顿,怎么可能写出如此繁复而华丽的演奏技巧呢?在往后的一百多年,人们都采信Schilling的说法,将此曲归类为克拉夫特作品。然而1954年在维也纳发现的海顿手稿,证实了以上说法并不正确;克拉夫特的确是担任此曲首演的独奏家,在作曲的过程中应该也提供给海顿许多意见,只是他的参与到底仅限于演奏技术方面的提点,亦或包含了乐思的构想,就不得而知了。就算有了原始手稿,大提琴家毕尔斯玛还是认为,不能排除此曲是当时正与海顿学作曲的克拉夫特的习作,只是挂了海顿之名出版;然而现今都普遍接受海顿是此曲创作者的结论。

原创者的争议尘埃落定未久,又冒出乐谱版本的问题。在海顿手稿尚未出土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广为流传的是十九世纪末比利时音乐学家François-Auguste Gevaert(1828-1908)所编辑的版本。 Gevaert以浪漫时期的手法大肆加以润饰,将整段音乐断然截去,或者是加入自己的创作,有些节奏也被重组,甚至连管弦乐的配器都被更动了。海顿原先设想以轻透的小型管弦乐配置,让大提琴家能无后顾之忧、不用担心被乐团音量淹没来加以发挥;Gevaert却大笔一挥加上了长笛、单簧管与低音管等乐器,声音变得丰厚而华丽,却非海顿原​​意。 Gevaert的加工版,在程度上虽没有Grützmacher对包凯里尼降B大调协奏曲的摧残来得厉害 ,但一百多年来的流传,就算是原稿已被出版五十多年后的今日,Gevaert版还是广泛地被使用。整体来说,D大调协奏曲呈现出悠闲而富感情的风格,困难的演奏技巧隐身在闲适感之后,虽无C大调协奏曲的激扬紧凑,却包含了更丰富的色彩变化。

经典录音推荐

C大调协奏曲清脆灵巧的巴洛克风,与围绕着D大调协奏曲优雅浓郁的维也纳氛围,让这两首协奏曲无疑是音乐厅的宠儿;然而他们却是演奏家们莫大的挑战。除了艰深的技巧挑战外,前述轻柔的管弦乐配器,在容许独奏家尽情发挥之余,也会将任何细微瑕疵无限放大;对大提琴家而言,这样的曲目确是令人爱恨交加。在录音发行的数量方面,这两首协奏曲稍微偏向冷门,毕尔斯玛(Anner Bylsma)于1990年发行的专辑里同时收录了此两首协奏曲,与克拉夫特所谱的C大调协奏曲,可以一窥克拉夫特的音乐写作与娴熟的技巧运用,至于和海顿的作品是否相似,则就见仁见智了。此外,莫克(Truls Mørk)演奏的C大调协奏曲不以炫技为出发,反而透露出宫廷风的优雅,相当特别;而已故大提琴奇才费尔曼(Emanuel Feuermann,1902-1942)的D大调
协奏曲录音,则可称作炫技的代表,尤其是他自己编写的第一乐章装饰奏,精采万分。

无论日后是否会再冒出另一首「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现存的两首杰作,让我们看见海顿于器乐协奏曲写作上的功力,在欣赏音乐之际,考据方面的纷扰,就先摆在一边吧!

海顿《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2016 年 7 月 8 日 阅读:(8,488)
Categories: 大提琴 Tags:
博客作者:小提琴作坊 |  ©转载说明: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 |  原文地址:http://www.xtqzf.com/17623.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