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琴琴板弧度的主要作用
提琴作为一种独奏乐器,需要有一定的音量和传远能力及均匀的音色,这就和琴体共鸣箱的振动有着密切关系。而提琴琴板是琴体共鸣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参与振动。
首先,提琴琴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来支撑琴弦(琴弦张力总和为30kg左右)和琴码(琴弦通过琴码加在面板上的压力为10kg左右)的压力,同时为了利于振动的传播,要求琴板在尽可能少地切断木材纤维,因此应尽可能的薄,使之易于振动,如果琴板为平面,虽然保持了木材纤维的完整性,但由于是平面,要想具有足够的刚度,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琴板的厚度。这样平面琴板所具有的纤维完整的优点,也就被琴板偏厚的缺点抵消了。这种琴板不能取得理想的振动效果。平面琴板虽然其纵向抗压性很强,能承压琴弦的张力,但其横向抗压性很弱,由于琴码的压力很强,容易使琴板中部塌陷。而带有弧度的琴板,虽然切断了一部分木材的纤维,但它仍保持了大部分木材纤维的完整性。并且由于带有弧度,无论琴板横向或纵向都具备良好的抗压性,也提供了减薄琴板的余地,使琴板内部也可以相应地去掉一些木材,用以减少琴板厚度,使其更利于振动,而又不影响其应具有的刚度。
其次弧度的分布还决定了琴板振动时节线的分布,从而决定了提琴音色或甜美或宽广的变化。琴板弧度分布的复杂形态,也增加了音列的均匀性,产生更加丰富的谐音。琴板的木材纤维随着弧度的起伏被切成长短不一。这些木材纤维产生振动时就会有不同的频率,因而使琴板除整体有一个振动频率外,各部分都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在演奏乐曲时,不同部分的振动频率会对不同的音高产生共鸣,使琴板得到更丰富的谐音,也增加了音列的均匀性,如果琴板为平面,木材纤维长短一致,那么琴板本身就会有非常强烈的震动基频,当演奏到这个频率音高时,琴板就被激发,产生共鸣,使得这个音比乐曲中其它音更为响亮,打破了音列的均匀性。
同时,琴板内部的凹弧,也增加了琴体共鸣箱的空气容积,加大了共鸣箱。提琴琴板和琴体内空气的固有振动都产生一定的音高,这些琴板音和空气音通过共鸣作用使某些琴音(基音或泛音)得到增强。由于琴板作用使音增强而形成的峰,称为琴板峰;由于空气振动作用使音增强而形成的峰,称为空气峰;这两种峰对提琴音质都起着重要作用。二者要均匀分布,音高要有一定间隔,不能过于集中,要相互配合,琴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音高,取决于腔体内的空气容积。改变空气容积的方法。除了改变侧板的高度外,就是改变琴板的弧度。通过改变琴板弧度来改变琴箱内的空气容积,从而控制泛音、基音之间的强弱关系,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复音效果。
琴板带有弧度,便于演奏者的演奏,利于换弦,不易碰到其它弦。并且在演奏E弦和G弦时,增加了运弓空间,不易碰撞中腰部分。
琴板弧度还能调节由于木材质量引起的问题。如果木材弹性不够理想,偏软,那么弧度就可以相应的丰满一点,总弧高也可稍高一点,这样能增强琴板横向抗压性。相应的,琴板厚度尺寸就应该厚一点,使琴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如果木材的弹性很好,弧度设计有各种选择的可能,那么厚度尺寸就可以相对的稍薄一点,来使琴板具有相应的弹性,不致因为琴板过厚反而影响了琴板振动。
这篇小文写得不错,涉及了一些真知灼见很受启发,少见。例如:“在演奏乐
曲时,不同部分的振动频率会对不同的音高产生共鸣,使琴板得到更丰富的
谐音,也增加了音列的均匀性”即是之一。但是您把它归于是与长短不一的
木纤维的共鸣,我认为这不是主要的。您一定知道玻璃和树脂小提琴,其
面背板不存在纤维长短问题,除去材料本身带来的音质问题,也一样获得
能够认可音列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