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凡尼‧巴蒂斯塔‧契鲁蒂
乔凡尼‧巴蒂斯塔‧契鲁蒂 1800年 小提琴作品
乔凡尼‧巴蒂斯塔‧契鲁蒂(Giovanni Battista Ceruti,1756-1817)出生于克里蒙纳(Cremona)城以北的赛斯托(Sesto)小镇,早年是个织布工,1786年后离开家乡迁往克里蒙纳,大约10年后才开始从事制琴工作。
乔凡尼‧巴蒂斯塔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斯托里奥尼(Lorenzo Storioni,1744-1816)的学生,然而根据科希奥伯爵(Count Cozio di Salabue,1755-1840)于1804年的记载,事实上,乔凡尼‧巴蒂斯塔跟随一个业余的小提琴制琴师兼收藏家Count Alessandro Maggi(1747-1830)学习制琴。此外,乔凡尼‧巴蒂斯塔很可能于1798年投入制琴事业之前,也受到白贡齐兄弟 (Nicola Bergonzi、Carlo II Bergonzi) 制琴工艺的指导,因此,早期(1795-1798年)的制琴风格与白贡齐兄弟的提琴形制极为相似。
如进一步地观察,更可发现到耶稣‧瓜尔内里(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ù,1698-1744)对他的影响,尤其是早期作品中,琴头雕刻的球形状特色,可看出他试图效仿瓜奈里成熟时期的琴头。
1800年,乔凡尼‧巴蒂斯塔已成为一位优秀杰出的制琴师,当斯托里奥尼于1802年离开了克里蒙纳,再加上尼可罗‧白贡齐(Nicola Bergonzi,1754-1832)于1804年改行转为布料商人,乔凡尼‧巴蒂斯塔即被视为主导克里蒙纳制琴业的大师。
十九世纪前十年是乔凡尼‧巴蒂斯塔多产且极富创造力的时期,他发展出独特的个人风格。许多专业或业余的演奏家竞相选购他的乐器,使他成为克里蒙纳最受欢迎的制琴家。今日资料仍无法确定乔凡尼‧巴蒂斯塔是否接管斯托里奥尼的工作室,但某些作品明显地表露出斯托里奥尼对他的影响。
1800-1815年间,乔凡尼‧巴蒂斯塔制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的制琴风格,比斯托里奥尼琴更为匀称雅致,提琴细部轮廓清晰分明,制琴技术也更为谨慎小心,整齐的镶线、削圆的琴头以及均等高度的拱型结构,使美学构造及音响色泽上皆获得高度的评价。
琴头设计很明显地经历了多样的变化,尤其是多变的直径且独特的球形状,使“eye”更为明显。F孔相当垂直,相似于尼可罗‧白贡齐的风格;晚期F孔雕刻形式较为自由且设计多样化。早期的涂漆使用光灿的红褐色,或呈相当浅亮的黄褐色泽。
1805年,乔凡尼‧巴蒂斯塔于布列拉皇宫(Palazzo Brera)所举办的米兰艺术博览会(Milan Fine Arts Exposition) 展示他制作的一把提琴,许多十九世纪克里蒙纳的作家皆宣称,乔凡尼‧巴蒂斯塔于这次博览会上获颁了一面金牌。
1810年,乔凡尼‧巴蒂斯塔确实与他的儿子朱塞佩(Giuseppe Ceruti,1785-1860)一同制琴,此时的作品结合了阿玛蒂「大型小提琴」(“Grand Pattern”)的典雅形制与克里蒙纳晚期解放精神的风格。此时的涂漆色泽多样化,比他早期的漆色还要深,最杰出颜色为迷人的深红色,很可惜这样的色泽在晚期的克里蒙纳制琴学派里极为罕见。选材方面,他会根据音色特性来挑选背板的木头,通常会使用整齐卷纹的oppio木头、素色无花纹的枫木或是匀称虎背纹的漂亮枫木。
乔凡尼‧巴蒂斯塔于1814年搬至Contrada Coltellai地区从事制琴工作,住在尼可罗‧白贡齐的隔壁,这地方是克里蒙纳传统制琴师所居住的地区,1780年代时更是尼可罗‧白贡齐与斯托里奥尼在此竞争制琴事业的地点;1814年春天,契鲁蒂家族搬进此地,成为此区唯一的制琴师。
乔凡尼‧巴蒂斯塔逝世于1817年,可能死于当年克里蒙纳所爆发的斑疹伤寒。他传承了十八至十九世纪的克里蒙纳制琴传统,重振了克里蒙纳的制琴名望,此外,三代以上的契鲁蒂家族都成为克里蒙纳的主要制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