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哈格路普·格里格
娜威作曲家、娜威民族乐派奠基者爱德华·哈格路普·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在1843年6月15日生于卑尔根一个苏格兰移民家庭,祖父和父亲曾任英国驻卑尔根领事,母亲是当地一位著名钢琴家和作家。当时,卑尔根以拥有丰富的民族艺术传统而名闻于世,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1828-1906)、作家比昂逊(1832-1910)和小提琴家布尔(1810-1880)等,都在这里开始他们的活动。格里格在十二岁时便开始创作活动,布尔发现他的音乐才赋非凡,便精心引导他倾心谛听“挪威的精神在自己的心灵中的歌唱”,同时竭力劝他进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
格里格在音乐学院学习近四年(1858-1862),但他对学院式繁琐的教学方式和教师脱离实际的教学并不满意,只是当时莱比锡的音乐生活水平毕竟较高,在学院外他还得以熟知当代一些作曲家、特别是他所器重的舒曼和肖邦,这对他说来也有不少好处。毕业后格里格回到当时斯堪的纳维亚最活跃的音乐中心哥本哈根,一度就教于丹麦作曲家加德(1817-1890 ),但最重要的是他在这里结识了诺德拉克(1842-1866)挪威国歌作者,他们两人同其他一些丹麦作曲家,在1865年组织了旨在宣扬斯堪的纳维亚青年作曲家作品的“欧忒耳佩”(希腊神话中缪斯九女神之一,专管抒情诗)。格里格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包括钢琴曲《幽默曲》等,都已初具独特风格。
1866年,格里格回国后,住在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继续他那紧张的多方面活动:他组织挪威音乐会,担任爱乐协会指挥,并建立挪威音乐学院,他的著名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可是,他的富有成果的巨大活动,并没有得到社会上应有的承认,他有不少致力于民族、民主艺术的同道,如斯文生(1840-1911)和比昂逊等,但他也有不少敌人。因此,在这困难重重的年代,当他在1869年初接到李斯特从罗马寄来的热情横滋的赞扬信时,对李斯特的友谊和支持是多么铭感肺腑。1870年,这两位艺术家会面了,创作的民族基础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873年,格里格回到故乡卑尔根,他一生中在创作上获得巨大成功并得到国内外普遍承认的最后一个漫长阶段开始了。首先是他在1874-1875年间为易卜生的戏剧《彼尔·金特》(Peer Gynt)所写的配乐使他的荣名传遍全欧——甚至连《彼尔·金特》之所以能闻名全球,功劳也似乎全属于格里格,而不是易卜生。1880-1882年间,格里格在卑尔根主持一个称为“和声社”的演出团体,1898年还在卑尔根举办第一届挪威音乐节。从1885年开始,他住在郊外的特罗尔德豪根(Troldhaugen)别墅,集中主要精力从事创作,但仍然没有停止他的音乐社会活动,为此,除在1872年和1873年,瑞典科学院和荷兰莱顿科学院(Leyden)曾先后授予他院士称号外,法国艺术学院(1890年)、英国剑桥大学(1893年)和牛津大学(1906年)又分别授予他院士和名誉博士称号。1903年,他六十岁生日时,在娜威举行的庆祝活动,几乎像全国性节日一般,此外,世界各地也同时举行庆祝音乐会,莱比锡格万奈斯音乐厅(Gewandhaus)还为此在入口处安放了他的雕像。1906年,格里格在伦敦指挥自己作品的两套音乐会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原拟翌年参加利兹联欢节(Leeds)再为英国听众演出,但因心脏病突发,在1907年9月4日病逝于卑尔根。他的葬礼近似国葬的性质:乐队演奏他自己创作的悲戚的乐曲,五十七个外国政府和音乐界组织的代表献了花圈,约有四十万娜威人在卑尔根列队送他的骨灰盒运往特罗尔德豪根安葬。
格里格是一位娜威民族音乐家,他的作品深深植根于祖国上,始终贯串着祖国的主题,举凡娜威山川的秀丽景色、农村日常生活的习俗和宗教仪式、民间神话的荒诞不经的想象,都有所反映,他很少直接引用民歌素材,但是他的风格和技巧都是在娜威民间音乐语言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他的作品总是散发着娜威民间音乐固有的芬香。格里格不曾写过歌剧,但为戏剧所写的一些配乐却脍炙人口,他的大型管弦乐作品也只有《钢琴协奏曲》比较闻名。格里格主要写作抒情性的钢琴曲以及声乐曲,他的小型作品特别富有诗意,为此,德国钢琴家、指挥家封·彪罗(1830-1894)曾正确无误地把他称为“北方的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