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小提琴名曲欣赏


小提琴演奏者需知17首小提琴炫技名曲

小提琴炫技曲演奏

十九世纪,由于大家对音乐的爱好,使得公开音乐会十分盛行,早期的音乐会曲目包罗万象,混合着各种类型的曲目,一场音乐会中包含有序曲、声乐曲、交响曲及一些独奏曲目,欣赏音乐会就如同参加一个社交活动一样。蒙格瑞狄恩即曾提到:「当时的人们并不是真的要去听音乐会,而只是为了去看那华丽的大厅和穿梭在其中穿着华丽夺目的名门贵族。 」因此,在各种公开的演奏会上,为了迎合大众的品味,作曲家们竭尽所能的以高难度技巧的曲子,展现自我的才华,形成一种炫技的风潮,而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为帕格尼尼,他在小提琴上所作的各种炫技演奏,成为众多作曲家仿效的对象。
(更多…)

勃拉姆斯 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

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1886-1888年间都在维也纳度过,期间他着手完成d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08。1887年,他的音乐学者朋友保罗过世,同时间外科医生好友毕尔洛托也生病入院,两事件让他的人生观蒙上阴影,遂以小调写成此曲。
(更多…)

勃拉姆斯 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bolamusiadadiaoxiaotiqinzoumingqu

勃拉姆斯 A大调第小提琴奏鸣曲 作品100 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写于1886年间,曲风简洁亲切,中心乐章(第二乐章)是慢板同时又是诙谐曲,堪称勃拉姆斯最富旋律感的作品。这首作品也有两个较不为人知的别称。其一为「名歌手」,因为曲子的前三个音符,与瓦格纳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中维特所演唱的「奖赏之歌」相同。其二则是「托恩(Thun)奏鸣曲」,因为此曲完成于风光明媚的瑞士托恩湖畔。
(更多…)

勃拉姆斯 G大调小提琴奏呜曲

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78(第一首)创作时间,大约在1877-1879年间,在这当中他先于1878年完成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严格说起来,他的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应该算是第四首,只不过前三首都在他的严格品管下,没有留下任何乐谱传世。直到「G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作品78」问世之后,他才又陆续完成「A大调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00」、「d小调第三号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08」,一共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完美地展现小提琴的独有的歌唱性特色,让这项表现力最为丰富的絃樂器,搭配上乐器之王钢琴,两者进行亲昵且丰富的重奏对话。
(更多…)

格里格 c小调小提琴奏鸣曲

格里格

《第三号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c小调)是格里格于1886-1887年,在托罗尔哈根(Troldhaugen)所创作的,于1887年12月10日,格里格及俄国小提琴家布洛斯基(Adolph Brodsky, 1851-1929) ,在莱比踢布商大厦首演。格里格创作这首奏鸣曲的灵感,来自一位意大利女小提琴家杜雅(Teresina Tua,1866-1956)的演奏,深深的吸引格里格,因此,这名女小提琴家被格里格称为「托洛尔山中的精灵」。
(更多…)

格里格 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格里格

格里格《G大调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OP13)完成于1867年7月,格里格仅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他后来将这部作品献给了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约翰·斯文森。在经历了痛失挚友诺尔德拉克以及与挚爱的妮娜终成眷属这些人间的悲欢离合之后,作曲家体会到了来自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痛苦。此时已不见了青春时期的那种单纯的无忧无虑的欢乐与冲动,取而代之的是用刚强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更多…)

格里格 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格里格

《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0P8)作于1865年,这年夏天,二十二岁的格里格在丹麦的龙斯泰兹度过,美丽的丹麦风光给作曲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更勾起了他对祖国的无限思念和热爱之情。可以说这部作品是格里格民族音乐早期创作中的成功典范。
(更多…)

维托里奥·蒙蒂 查尔达舞曲

mengdichaerdashiwuqu

有这么一群音乐家,抱着对音乐的赤子之心,倾尽毕生心血创作,用他们的作品照亮了熠熠星空,而他们自己却成了“无名英雄”,一直火不起来,例如提起小提琴演奏曲目中的不朽之作《查尔达什舞曲》,一般人都能跟着旋律哼上一小段,可说起维托里奥·蒙蒂(Vittorio Monti,1868-1922),却没有几个人知道是谁。
(更多…)

莫扎特 D大调嬉游曲 K.136

莫扎特

本曲(K.136)系由莫扎特作于1772年的作品,原为五重奏,但后来经改编后演奏方式趋于多样化有三重奏、四重奏、弦乐合奏、管弦乐合奏等。嬉游曲(Divertimenti)是18世纪末非常流行的音乐,尤其是在当时的萨尔斯堡。嬉游曲通常由若干小章节所组成。它的功能与类型比较像夜曲、小夜曲,大多是从黄昏以后开始演奏,适合在户外与露天的场合,以娱乐为主,特定节日与生日为最,而莫扎特就是代表性作曲家。
(更多…)

格里格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初探

格里格

我们每每谈论格里格作品时,总免不了提及他的《培尔·金特组曲》和《a小调钢琴协奏曲》。除去这两首名作之外,格里格还曾写下大量艺术歌曲,三十余首钢琴小品、以及下文中即将提到的、为钢琴和小提琴而作的三首小提琴奏鸣曲。格里格的室乐作品数目不多,三首小提琴奏鸣曲是其中相当重要的曲目,既为作曲家本人喜爱,也时常出现在现场音乐会及唱片中。
(更多…)

帕格尼尼 摩西主题变奏曲

帕格尼尼

摩西用祈祷请求奇迹,而帕格尼尼(Nicolo Paganini, 1782-1840),则用小提琴创造奇迹!十九世纪初,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 1792-1868),以创作歌剧而闻名,他的一些作品,也成为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改编的素材。
(更多…)

法朗克 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法朗克

法朗克(César Franck)的作品,最有名的可能是交响曲d小调,但是也有许多人认为最杰出的作品是小提琴奏鸣曲A大调。这首作品谱作于1886年,法朗克64岁时,是为庆祝名小提琴家伊萨伊(Eugène-Auguste Ysaÿe)结婚而作。首演也是由伊萨伊演奏。乐曲由四个乐章构成,速度较缓慢的乐章与较快速的乐章交替出现,并使用法朗克独​​特的连章形式(Cyclic form)。这种形式不是某个主题在每个乐章出现那么单纯,而是架构相当复杂的手法。
(更多…)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