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
莫扎特交响协奏曲演奏史
莫扎特为小提琴、中提琴和乐队写的《交响协奏曲》的首演,是他在萨尔茨堡完成创作之后不久,在大主教官邸进行的。小提琴的独奏者是布鲁涅蒂,中提琴的演奏者是米哈爱尔·海顿。作曲家对这次演奏不太满意,尤其是对中提琴家的演奏。1781年初,为了欢迎俄国大使季米特里·高里岑公爵,在维也纳的晚会上演奏了这首《交响协奏曲》。这次中提琴声部的独奏由莫扎特本人担任,小提琴独奏仍然是那位布鲁涅蒂音乐会上《交响协奏曲》优美的音乐响彻大厅,给听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更多…)
莫扎特 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
莫扎特为小提琴、中提琴和乐队写的交响协奏曲,大约在1779年秋天完成于萨尔茨堡。这部作品全面地反映出他过去的成就与未来的风格特点。天才的莫扎特大大地扩充了独奏乐器与乐队形式之间的协调关系。独奏乐器小提琴与中提琴在交响乐中似乎高耸于乐队其他乐器之上,然而它们与整个乐队却是血肉相连。乐队和独奏乐器彼此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平等的伙伴。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第一呈示部的结尾,其中独奏小提琴和中提琴极为自然而和谐地从众多乐器中脱颖而出,或者不如说,独奏正是从众多乐器中“诞生”出来。就乐队本身而言,全奏插部乃是交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独奏演奏经过句时,全乐队的进入在这里也是极为重要的。
(更多…)
莫扎特小提琴作品的演奏要点
在世界音乐史上,莫扎特堪称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不少精美的小提琴作品,其中小提琴协奏曲六首,奏鸣曲四十二首,还有一些其它体裁的小提琴作品。他的小提琴曲旋律富有歌唱性与抒情性,而且高贵、典雅、清秀、动听。音乐语言也平易近人,形式清晰严谨。他的小提琴作品为诸多音乐家和许多音乐爱好者所钟爱。莫扎特的作品总像是没有爆发的火山,表面平静,内心热烈。演奏他的作品,我们最需要把握的是,他的乐曲潜在的内涵,尤其要重视演奏中对均衡感与分寸感的把握。因此,演奏莫扎特的作品不仅需要手指,更需要心灵。
(更多…)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在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他父亲是出生在德国奥格斯堡的音乐家。十八世纪的奥地利还没有脱离德意志联邦,那时候奥地利的统治者还戴着德意志的皇冠。莫扎特接受奥地利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哺育,为奥地利启蒙运动的民族精神所鼓舞,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者之一;与此同时,莫扎特又把自己当作德人,把德国当做可爱的祖国而引为骄傲祖国这一概念,在他的心中是把奥地利和德国溶为一体的。 (更多…)
莫扎特 D大调第六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协奏曲在1777年间写成后埋没了一百三十年的时间不为世人所知,到1907年,才由德国的一位音乐学家根据柏林国立图书馆保藏的一分抄本第一次出版。同年,罗马尼亚小提琴家艾涅斯库首次演奏这首协奏曲,并为它写了著名的华彩乐段。由于在1799年出版的一首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bE大调)编列“第六”,这首协奏曲初版时才编为“第七”,因此,后人有时也把它叫做《七小提琴协奏曲》。
(更多…)
莫扎特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协奏曲的显著特点是:乐队伴奏声部有精细的发展,曲调进行非常清晰。由于前两首协奏曲的乐队声部太过简单,因此,莫扎特在这里力图使乐队诸声部都更各具个性,即让每一种乐器在音乐中都能现出各自的独特形貌。在这方面可以看到:管乐器在音乐中积极参与活动,它的作用加强了,弦乐器声部则采用一些变换色彩的做法,例如加用弱音器和拨弦奏法等,它的表现手法也丰富了。总的说来,在这首协奏曲中是乐队和独奏小提琴的对答占优势。
(更多…)
莫扎特 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以其结构之独特而为人们所熟知。首先,它的第一乐章同一般的奏鸣曲形式快板乐章就很不一样。乐章开始时乐队全奏的一个强力和弦,好像是给音乐的第二次推动,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匀整地簌簌作响的颤音进行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以明确而强烈的音响带出引子的主题,它的进行仅是暗含着乐章第一主题的胚胎:
(更多…)
莫扎特 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
现代有一些音乐学家认为,莫扎特这首协奏曲同意大利作曲家波凯里尼大约在1768年间写成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只要把这两首协奏曲比较一下便可看出,莫扎特确实从波凯里尼的作品引用了个别旋律音调,而且两首协奏曲的形式结构也是相同的。不过,莫扎特虽然受过波凯里尼的影响,但是他具有真正的鉴赏能力,他知道什么是值得他仿效的艺术范例。因此,在莫扎特的这首协奏曲中,还是处处都显示出他的创作个性,有时波凯里尼还只有一些轮廓,莫扎特却已经使它明显成为独特的音乐形象,而且具备了宽广完整的形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