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名曲欣赏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大提琴协奏曲背后的真实故事
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中音和低音乐器,它的声音温润厚实、富有人情味,造型又那么高贵优雅,享有乐器中的“美男子”之称。为你揭秘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舒曼、海顿写在大提琴协奏曲背后的真实故事。
(更多…)
德沃夏克 寂寞的森林
据说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1841-1904)并不是很喜欢大提琴(大提琴)这项乐器,但他却在五十多岁时写下著名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 B小调,Op.104),而直到现在此曲依旧魅力不减,很多人都是因为这首作品而爱上了大提琴。然而早在德弗札克创作”大提琴协奏曲“之前,就曾写下 一首动听的大提琴小品《寂静的森林》(Klid; Silent Woods,op.68-5)。
(更多…)
哈恰图良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哈恰图良(Khatchaturian)《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献给前苏联大提琴家斯维亚托斯拉夫·克努舍维茨基(Sviatoslav Knushevitzky,1908-1963),并于1946年11月30日首演。这首大提琴协奏曲并不是哈恰图良的第一次协奏曲写作,1935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使其成为前苏联家喻户晓的代表作,第二部小提琴协奏曲,更是由著名的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首演的,在构思这部协奏曲的时候,距离上一次协奏曲己有6年的时间,哈恰图良认为需要创作新颖但非常困难。他曾怀疑自己在艺术上的停滞和混乱现象不能很快的被克服。
(更多…)
肖斯塔科维奇 d小调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
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op.40创作于1934年9月由库巴斯基和作曲家本人于同年12月25日在列宁格勒首演。这首作品是作曲家早期的作品但音乐已显现出肖斯塔科维奇成熟时期的一些风格特征。肖斯塔科维奇一生创作了两首大提琴协奏曲、一首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旋律优美、节奏多变充分地展现了大提琴丰富的技巧具有极好的演奏效果是备受大提琴家欢迎的演奏曲目。
(更多…)
肖斯塔科维奇 G大调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
从1965年开始,肖斯塔科维奇一直在酝酿一首大提琴协奏曲,这时距离他写《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已经时隔6年。由于《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取得了非常强烈的反响,所以肖斯塔科维奇在创作《第二大提琴协奏曲》时更加谨慎的思考。
(更多…)
肖斯塔科维奇 降E大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 1906.9.25 ~ 1975.8.9)为二十世纪俄国音乐家。1959年,他写下了《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灵感是来自同为俄国著名音乐家普罗科菲夫的《交响协奏曲》的作品。这首大提琴协奏曲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大提琴协奏曲作品之一,在大提琴曲目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品题献给,当时著名的俄国大提琴家,罗斯托洛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 1927-2007)于列宁爱乐厅首演。
(更多…)
皮亚佐拉「大探戈舞曲」大提琴曲
皮亞佐拉
1982年,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la, 1921-1992)听到罗斯托洛波维奇的演奏而大受感动,创作这首「大探戈舞曲」(Le Grand Tango,有作「华丽的探戈」、「辉煌的探戈」者)呈献给罗斯托洛波维奇。这是由大提琴与钢琴演奏的乐曲,因此在皮亚佐拉的作品当中,属于较偏向古典风格的音乐。
(更多…)
布鲁赫 希伯莱晚祷
布鲁赫的 Kol Nidrei Op.47,俗称“希伯莱晚祷”,是为大提琴和管弦乐而写,这是一首将希伯莱的古老圣歌《晚祷》的原来旋律加以变奏的幻想曲,此旋律是犹太教晚祷赎罪时在教堂里所唱的圣歌,「Kol Nidrei」原意是「神之日」,是一首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十分神圣的歌曲,此曲写于他任职利物浦爱乐前后,大约是1880年左右,之前布鲁赫并未曾为大提琴写过曲子,他是应当时著名的犹太大提琴演奏家,勃拉姆斯的好友豪斯曼(Robert Hausmann)之邀而作。
(更多…)
普罗科菲耶夫 C大调大提琴奏鸣曲
1946年普罗科菲耶夫开始构思这首给大提琴和钢琴的奏鸣曲,在莫斯科近郊的家中完成,当时普罗科菲耶夫正受到政府的文化政策控制,作品的风格慢慢转向简单的呈现方式。由于当时政府要求要写出关于「社会主义写实论」的作品,但因为政府总是先从乐曲中的歌词内容审查,接下来才是乐曲的和声跟语法,且审查过程并无明确的规范,大多依照审查委员会的个人看法。
(更多…)
普罗科菲耶夫 e小调大提琴交响协奏曲
普罗科菲耶夫的大提琴作品,除了一首篇幅不大的《叙事曲》之外,都是属于他的后期创作,反映出作者在这一创作新阶段的许多特点,其中最能说明作者富有成效的创作进程的,却是他的《大提琴交响协奏曲》。
(更多…)
舒伯特 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
舒伯特 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 《吉它形大提琴奏鸣曲》,D821,作于1824年。吉它形大提琴又称“琶音琴”,为斯塔法(G. Staufer)所发明,这是一种小型大提琴,使用于巴赫时代,形状类似于古小提琴,又像吉它。这种琴有6根弦。指板上和吉它一样附有24弦相,6弦以4度音程的E、A、D、G、B、E弦调弦。此曲呈献给当时的吉它形大提琴演奏家舒斯特(Schuster),舒伯特为他而写作了这首惟一的吉它形大提琴教材。
(更多…)
拉罗 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此首乐曲为拉罗唯一的一首大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77年秋天,拉罗将此曲题献给大提琴家阿道夫‧费雪,同年12月9日由阿道夫‧费雪于巴黎首演。其创作灵感与歌剧《伊斯国王》,都是源自于中世纪传奇故事,地点位于布列塔尼半岛的城市-伊斯(Ys),故事半实半虚的描述,因由爱生妒而引来城市的毁灭,幸好圣人-圣‧葛瑞廷(Saint Coretin)显灵,使得城市居民免遭大海的吞食,是具有警示意味的故事。此曲不仅呈现大提琴的抒情与歌唱性,亦有雄赳赳气昂昂向前的气势。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