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坊

小提琴制作


制作提琴使用的电动工具

制作提琴使用的电动工具

制作提琴使用的电动工具指的都是小型电动工具,小巧实用、效率高、不损伤木料,对提高工效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有些比较传统的提琴制作者,反对使用某些电动工具剧烈而迅速地去掉多余的木料。但对如今的提琴制作者来说,小型电动工具已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助手,只是各人的选择和要求不同而已。
(更多…)

提琴夹子和夹具工具

提琴夹具

夹子在提琴制作和修复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尤其是修复提琴时,处处用到各种各样的夹子,几乎是没有夹子就无法工作,其中还包括许多经过改良的夹子。只要走进木工工具商店,就会见到琳琅满目的木工夹子,所以这里不必作过多的介绍。有一点必须特别强调的是,夹的概念对提琴制作者来讲另有不同的含义,意思是仅微微用点力把物件拿住。木材是受不了大的压力的,初学者往往会把调节螺丝拧得很紧,唯恐夹不住或粘不住,结果先是侧板弯曲或破裂,再加大压力琴板也会受损。
(更多…)

比较常用的自行设计的提琴工具

提琴工具

这里介绍的各种工具,大多是提琴制作者们在长期工作中创造和研制的专用工具或夹具。大部分工具的结构不是很复杂,但它们的专用功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专用工具的种类较多,这里不可能都一一介绍。所以仅介绍几种常用的特殊工具,待以后有机会时另作专门的介绍。
(更多…)

小提琴音柱安装调整工具

小提琴音柱安装工具小提琴音柱安装工具

小提琴的音柱安装工具有三部分组成由音柱长度测量工具、音柱安装工具和查看琴箱内部音柱工具。小提琴松开琴弦,如果音柱稍微短就有可能使音柱脱落,这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在配备有小提琴音柱安装工具时可以自己进行安装。一般情况下提琴教师都是配有音柱安装工具,因为老师再给学生备琴时,需要调整小提琴的音色,就会调整小提琴音柱的位置和小提琴琴码的位置,以便让提琴的音色更加的出色。
(更多…)

制作提琴使用的刨子工具

制作提琴使用的刨子工具

制作提琴琴板和拼合琴板包子工具是必不可少工具,大多数刨是直刃的切削工具。但是圆底刨的刃口呈圆弧形,如小的圆底拇指提琴刨。常用刨的刨铁切削斜面在底面,但木块刨的切削斜面在顶面。前者的刨铁与刨底面之间的角度比较大,后者的安装角度比较小。另外,刨硬质木料时刨铁也安装得比较陡,以减小进刀深度。另有小角度的刨,除可调节刨铁的左右倾斜度,使刃口与切削面精确平行外,还能调节木皮出口处的窗口大小,使切削出的木皮极薄。

若使用铁制的木工刨,当刨铁被夹紧时,要注意刨身的底面是否变弯,刨铁的刃口与刨子窗口处的底边之间是否贴住,有没有形成台阶。如果刨铁的钢材较软,或木材的质地较硬,磨刨铁时刃口的斜面要窄而陡一些,使刃口有较高的硬度。

制作提琴使用的切削刀具

制作提琴使用的切削刀具

制作提琴使用的切削刀具指的是只有单个切削刃口的工具,如刀、凿、半圆凿、刨和刮刀,切割时只削掉单片木屑或木皮。磨快这些工具是比较费时费工的,但是锐利的工具才是最安全的。想要使这些工具磨锐利后,使用的时间能够长一些,就必须使它们不过载。也就是说不要切得太深,也不要撬得过分,这样做既损伤刃口也易损坏木料。一旦感到刃口不锋利,必须立即重磨,性急只会浪费时间。
(更多…)

小提琴的调音工具

小提琴是一种拉弦乐曲乐器免不了要调音和定音,否则每条弦上的指法将无法定位,也就奏不成乐曲。一个交响乐队如果没有标准音,每个乐器各有一调,整个乐队奏出的就不是音乐,而是乱七八糟的噪音。调音工具一般分为分为两种电子调音工具和定音叉。

定音叉

定音叉虽然是比较传统的定音工具,但简单可靠且价格低廉,故至今还是为人们所乐用。常用的定音笛价格更为低廉,不过与定音叉相比音准将大为逊色。

电子频率计

由于集成电路和数码技术的高度发展,许多复杂电子仪器的体积大大缩小,功能却更为强大。过去乐器或乐队定音只能靠定音叉,现在可用体积如半个巴掌大小的电子频率计。功能包括标准的A440赫兹,自动定音阶和以百分比表示的半音阶。有连续可调的音频,可用于准确测定琴板的叩击声。

制作提琴使用的测量工具

制作提琴测量工具

制作提琴需要遵循已标准化的,或己为制作者和音乐家所认可的尺寸,所以尺寸是制作提琴的主题之一。各类提琴都有自己的音域,调音时每条琴弦都定到应该发出的音调,故定音和频率测量是制作提琴的主题之二。因此度量和调音的工具和仪器,是制作提琴时必备的工具。
(更多…)

古代克雷莫纳学派制作提琴的方法

古代克雷莫纳学派制作提琴的方法

古代提琴的制作过程与现代有些不同,克雷莫那学派的方法当时在意大利是主流。通常都认为阿马蒂家族开创和发展了克雷莫那学派的制作方法。四代人跨越了近乎两个世纪,包含了整个克雷莫那古典提琴制作时期,直至18世纪上叶。他们的影响是人们所公认的,古代克雷莫那提琴制作者都遵循他们的设计和制作方法。著名的斯特拉迪瓦里家族和瓜尔内里家族也是秉承了他们的传统和基本制作规则。阿马蒂传统工艺的许多方面仍然是现代提琴制作者所遵循的,只是在琴颈、低音梁和琴弦等方面作了改进,以适应现代的音乐和演奏技巧的需要。
(更多…)

琴型样式对提琴音色的影响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 1728年 小提琴作品 「Milanollo」

近代人们企图复制古代大师们的提琴以获得好的声音效果和高的商业价值。但在复制阿马蒂施泰纳的提琴时,过度地夸张了弧度的高度,使琴声缺乏力度,音质不稳定。与此正好相反的是,在仿制其他大师的提琴时,又总觉得弧度不够平坦,如此光凭眼睛观察就下结论是不对的,其实即使受过严格训练的眼睛也会受骗。
(更多…)

古典提琴的声音分析

耶稣·瓜尔内里 1742年 小提琴作品 「il cannone」

古典提琴声音的判断也会带有人们的主观性,吸引某些听众的音色特征可能正是另一些听众所批评的。琴声的传远效果常是人们所关注的,试听时注意于测试琴的共鸣。当然在大的音乐厅和广场中演奏,提琴必须具有好的传远效果。琴声的传播必须在弓离开弦后,弦依然振动使提琴发出有力而又绵延的声音,此时琴弦的振动不再受到弓的牵制和阻尼。多数演奏者认为运弓力度愈大琴声会传得愈远,确实许多提琴可以用强的力度演奏,而且演奏者本人听来也完全满意,但是听惯室内乐的听众,就不会因琴声的洪亮和辉煌而有迷人的感觉。
(更多…)

演奏家对提琴的音色要求

小提琴演奏家

音乐的发展趋势和演奏技巧的进展,促使提琴制作者顺应潮流的需求,不断地改进提琴的某些方面。随着提琴音域范围向上扩展,资深的独奏家热衷于追求在高把位上演奏的速度和力度,要求提琴在高把位能演奏出尖锐而又明亮的音色,使公众在演奏会上能清晰地听到他们灵巧的演奏技艺。但数量更多的一般水平的提琴演奏者,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乐队内演奏,需要提琴的音质具有穿透力和传远效果。
(更多…)

关注博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