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制作
小提琴低音樑在面板上最佳位置的计算方法
关于小提琴低音梁相对面板中央的确切位置,目前现代小提琴制作者还未达成共识。通常,低音梁上端位于面板中央略偏右的位置,而低音梁下端则位于比上端偏离得再远一点的位置。Isaak Vigdorchik在研究中尝试找到一种安放低音梁的最佳位置,以使乐器的音质达到最佳效果。
(更多…)
1704提琴油漆的来源和特点
关于“1704”的来源现在已经得到证实。它是来自于Hans Weisshaar的修复手册。根据上面的记载“1704” 的配方是Hans Weisshaar的老师Simone Sacconi给他的。他们在一起工作。传说配方是写在卡片上的。而且在Simone Sacconi的《斯特拉第瓦利的秘密》中也得到了证实。对于提琴制作者来说,这两本书应该是每位提琴制作者的工作手册。其中Simone Sacconi的《斯特拉第瓦利的秘密》也一度被认为提琴制作者的圣经。所以配方和来源很真实也很可靠。
(更多…)
音柱,琴码,低音樑提琴的神经中枢
一把提琴,有了好木料,经过精心的制作,有适合的尺寸,面板、背板合适的厚薄,理想的弧度,这些都是用以衡量乐器的质量的重要因素,但若忽略了被称为“神经中枢”———音柱、低音梁和马子的任何一部分,将不能获得满意的音响效果。
(更多…)
使用年代久远的木料制作提琴不一定音色就好
音柱要用800年以上的木材;琴马要用100年以上的木材。但对小提琴来说,所谓“年代”不仅是岁月的增加,同时还意味着在过去期间的使用情况。即便是用旧木材制作的新琴,也不能说就是成熟的。
(更多…)
小提琴音柱长度,直径,位置,木料等探讨
出于爱好,我用多把不同档次的小提琴,在音柱与音色的微妙关系上作了些摸索,为便于琴友们阅读参考,简化整理成一篇。因为决定提琴音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多方位的,试验只能偏重于某一个方面,难免要受其它因素牵制而得出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结果。另外,这些试验也纯粹是我个人业余消磨时间的娱乐性摸索,得出的全是很片面的纯感性结果,不一定正确,还请各位老师和琴友参与讨论和纠正。
(更多…)
皮瑞奇诺·米凯利
皮瑞奇诺‧米凯利 提琴作品 1580-1590年
皮瑞奇诺·米凯利(Pellegrino di Zanetto De Micheli,c.1520-c.1603年)是意大利布雷西亚提琴制造业的先驱者之一。提到他,必须先介绍他的父亲老扎内妥(Zanetto Micheli da Montichiaro,c.1489-c.1560年);根据当今慎密而广泛的考证与研究,我们发现最早的中提琴制造者,正是老扎内妥。
(更多…)
提琴背板对音色的影响探讨
小提琴背板
虽然提琴背板(底板)在琴体的振动中不如面板那么至关重要,但它的作用一点也不能忽视。它从力度上起着支撑的作用,在声学上起着反射的作用。因此背板的选材要坚硬又有弹性,质轻又要密度高。
(更多…)
多梅尼科·蒙塔尼亚纳
多梅尼科·蒙塔尼亚纳 1733年 大提琴作品「Mayes」
多梅尼科·蒙塔尼亚纳(Domenico Montagnana, 1686-1750)的名声在生前鲜为人所知,故出生年月日至今未被确认,且无从得知他从哪里习得制琴技术。1699左右,蒙塔尼亚纳来到威尼斯(Venice),因缘际会下,成为马泰奥·葛弗瑞勒(Maetteo Goffriller,1659-1742)的学徒与助理。1711年时,虽与弗朗切斯科·葛贝替(Francesco Gobetti,1675-1723)尚有所交涉,但他开设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店铺。
(更多…)
提琴指板的调整修正方法
提琴琴弓的演变历程
小提琴弓对于演奏的影响很大,弓杆的软硬轻重、长短粗细;弓毛毛量的多少、宽窄、厚薄等等,都会影响琴音的音质与音色,更会影响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与演奏方式。除了提琴本身以外,就属琴弓对音色与技巧的影响最大。
(更多…)
单板提琴和双板提琴制作比较
左右单板中间双板
提琴演奏者最常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提琴是双板(拼板)的?而我旁边的同事却是单板(独板)的?”换句话说,单板的提琴会比双板来的好吗?答案会有点复杂,但是基本上,单板不见得会比双板好。
(更多…)